近期,苏州高新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来自捷克的两位著名艺术家彼特·皮萨日克和卡尔·史杰德立驻留期间创作了一系列新画作,并与苏州刺绣名家梁雪芳以及镇湖青年刺绣艺术家展开对话与合作。6月2日,作为此次驻留创作计划的成果展示环节,主题展览《伏尔塔瓦河上的江南》在高新区文体中心拉开帷幕。此次主题展览将持续至6月7日,展示20余件艺术作品,包括捷克艺术家在驻留期间的创作作品,以及他们与苏绣艺术之间合作碰撞的成果。
两位捷克艺术家都深受欧洲当代艺术的影响。他们的作品主要是基于几何抽象和建筑原理,继承了欧洲前卫艺术和战后艺术的传统。在为期一周的艺术驻留期间,他们开启了与中国艺术传统之间的对话。
彼特·皮萨日克在驻留期间创作的作品,从中国花卉画和传统装饰艺术中找到灵感。他的作品以架上绘画为主,却有着很强的雕塑意味,中国花卉画与传统装饰艺术激发了他在绘画中使用许多不同的3D材质,如小珠子、亮片、金银丝等。在《花的力量》中,他采用不同的形状、结构、材料与色彩,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在花卉绘画题材上。
卡尔·史杰德立在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几何艺术的对话中找到了自己的创作灵感。在木炭丙烯油画《中国建筑》系列作品中,卡尔·史杰德立结合了西方几何抽象与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结构原理和装饰细节,试图将传统中国建筑与捷克建筑的主题进行融合展示。
在苏州驻留期间,两位艺术家参观了苏州刺绣艺术家的工作室,并与他们讨论如何加深刺绣艺术与当代艺术方法之间对话的可能性。这些卓有成效的会面和探讨促成他们与不同年龄段的刺绣艺术家的直接合作。“经过和捷克艺术家深入探讨之后,我们借鉴装置艺术的立体效果,将融合了电影、生肖元素的绣品重新一一摆布,形成了一副全新的作品”, 著名刺绣艺术家梁雪芳向记者介绍了《绣吧印象》系列的创作过程。她坦言,通过与捷克艺术家的探讨、交流、合作,给自己的创作打开了新的维度、提供了新的方向。
此外,捷克艺术家还与两位青年刺绣艺术家合作。张黎星受到卡尔·史杰德立的抽象集合绘画的启发,用自己的艺术手法与灵感重新创作一幅刺绣作品,展开与西方当代艺术的交流对话。彼特·皮萨日克与张雪合作了一个融合各种抽象形状与结构的作品《源》。张雪表示:“作品创意主要通过抽象手段表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高新区文体中心寒山美术馆负责人胡仁仁表示,此次合作开创了捷克与本地艺术家持续性合作的重要一步。这些作品将成为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艺术藏品的一部分,也是中国传统手工艺开辟新的艺术可能性的*次尝试。同时再次证明了传统与当代艺术,以及不同文化领域艺术之间的对话交流的重要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