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今年,将创历史新高的高校毕业生数量,去产能之后的职工安置任务与依然突出的结构性矛盾,合力推升着中国就业工作的难度系数。百姓、政府与企业三方关切的交汇处——就业、招工“两难”如何化解,料将再度成为全国两会的焦点话题之一。有分析认为,结合“十三五”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的总目标与各省份相关部署,今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有望继续保持在以1000万计的规模。
决策
近日,国务院就业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强经济发展创造就业岗位能力、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能力、重点人群就业保障能力、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素质能力、就业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确保完成今年就业目标任务。
在今年公布的城镇新增就业预期目标的28个省份中,有21个将目标数定在了40万人以上(包括40万);广东、江苏、山东与河南的目标*高,各有110万人;浙江和四川紧随其后,为80万人;北京的目标是36万人,天津的是48万人,上海的是50万人。这些省份预期目标的总和,超过1000万人。
同时,大多数省份宣布了城镇登记失业率的“红线”,高低有别,但没有一个超过4.5%(《“十三五”促进就业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
北京、西藏分别提出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广东划定在3.5%以内,由此成为设定上限预期目标*低的省份三甲。
一些资源大省去年GDP增速放缓,且肩负着去产能攻坚重任,却对今年的就业工作没有丝毫松懈,比如山西定下的失业率目标是4.2%以内,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的都是4.5%以内。
政策
人社部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314万人,连续四年保持在1300万人以上,连续四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而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递增,今年预计达到795万人,较2013年增加了近100万人。“青年就业是世界性的难题,对中国来说尤其突出。”人社部政策研究司副司长卢爱红表示,“人社部门将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首位,进一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针对新情况采取新的措施,研究制定新的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加大工作推进力度。”
近日,《关于进一步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意见》出台,要求加快构建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长效机制,完善基层职称评审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工作人员工资待遇,为其在基层成长成才创造良好条件。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表示,今年可能在高校毕业生创业、“三支一扶”计划等方面进一步出台细化政策,加大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对接。今后大学生的就业将进一步实现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