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老龄化加剧:中国成世界最老国家

2016年8月19日来源:搜狐焦点网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思昏沉/炉火旁打盹,请取下这部诗歌/慢慢读,回想你过去眼神的柔和”,很难想象,叶芝的这首描述老年的诗,会被改编成歌曲,会在年轻人当中引起共鸣。

    过往的中国人从未有过像现在这样的,关于老年的恐惧和忧思——他们至少无需在20岁时,就开始考虑未来的老年生活。

    是急速前进的现实改变了这一切。

    当我们老了,会变成什么样子?

    谁都会老,这无需恐惧,恐惧的,无非是对未来的不确定而已。

    中国成*老年人口超1亿国家

    忽然之间“老之将至”

     “我想起自己老的时候,还得继续工作,还得每月还卡账,还房贷,就害怕得浑身发抖。”

    前天深夜,一位朋友在网上吐露他的忧思。

    这种恐惧来得有点儿莫名其妙,在外人看来,这位朋友刚刚26岁,新婚未育,跟“老”还有很长的距离。

     “可怎么能不想呢,到时候退休就要延长到65岁了,没准还有可能继续延长。”他说着说着,展示了一份《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你看,1989年出生的人要到2054年才能退休。2054年,天哪。”

    实际上,这份表格早就在微信朋友圈里热传了,不过,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也已经辟了谣。

    忽然之间,好像“老之将至”: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5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2200万人,占总人口的16.1%;65周岁及以上人口14386万人,占总人口的10.5%,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是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志。这两项指标都超过了国际上公认的人口老龄化的“红线”。

    与此同时,中国是*一个世界上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

    数字还在让人感到压力:

    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30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老年人口将达到2.3亿人,占总人口的17.2%。2050年达到3.48亿,占总人口的34.1%,届时每三个人当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想想,到2050年的时候,你眼睛一扫,每三个人就有一个是爷爷奶奶。

    现实越来越复杂,未来也就越来越迷雾重重,不同于以往的养儿防老和退休金防老,如今的中国人已经开始,想尽办法给自己一个保障。

     “中国式养老”也已经老了

    多层次养老服务需面对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是传统的农耕文明的智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也并不单单指出传宗接代的重要性。

    然而,按照中国的传统尤其是在农村,赡养老人首先是儿子(而不是女儿)的义务。但是,到了2025年,中国家庭至少有1/3可能没有儿子,出现大批生活拮据无依无靠的老人。

    福山区76岁的李老太身患两种慢性病,两年前行动不便后,*基本的吃喝都成了棘手问题:“现在只能靠女儿每周末过来帮忙做顿饭,或带来够吃一周的包子、饺子。

    家住开发区的80岁的刘先生说:“女儿也53岁了,健康状况也不是很好,还有自己的家庭要照料。”为了尽量不拖累女儿,刘先生的生活是:晚上尽量少喝水、少吃饭,少去卫生间,也尽可能少洗澡。“万一跌倒、摔伤,就太麻烦了。”刘先生说。

     “女儿一家人一个月*多能来看望我们一次,女婿也是独生子,亲家那边也要照顾到。”市民于淑芳虽然盼着孩子们回来,但也理解,年轻人工作压力也大,不能勉强。

    越来越多的“空巢老人”打破了中国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

    过去,四世同堂的家庭模式为“老有所养”提供了家庭保障,而随着人口流动加快,居民住房条件改善以及民众家庭观念逐渐转变,儿女满堂、子孙绕膝的传统生活习俗在中国越来越鲜见,家庭养老的功能也愈发有限。

    不论是渴望儿孙亲情的于淑芳,还是需要家人照料的李老太,空巢老人的背后是中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老龄化困境。

     “老年人精神上缺乏归属感。”专家茅莉民告诉记者,随着社会发展、居住方式改变,家庭规模在不断缩小,亲属之间的关系变得疏远淡化,另外,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下,人口出生率下降,空巢老人日趋增多,丁克家庭增多,老年人或没有子女可以依赖,或与子女分开居住。

    不愁吃,不愁穿,*愁没人聊天,孤单寂寞。

    一项调查显示,72.2%的老人喜欢和很喜欢有人陪伴,并且希望有亲密的社会关系,但感觉孤独的老人占57.4%,从不孤独的只占14.8%,49.6%的老人觉得自己缺乏能说心里话的好朋友。

     “家里新添了小孩儿,可老人总嫌弃保姆不称心,一老一小,保姆要的价格高不说,关键总是不对老人脾气。”市民徐峰强感叹,人都说“老小孩儿”,这人老了,还真难与人相处。

    理想式退休有多远?

    中国养老问题的解决之道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退休后准备回归田园生活。”

     “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才是真快乐。”

     “通过运动健身来养生。”……

    如果我们问100个人,你理想的退休生活是什么样的?至少会有100个答案。

    是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退休梦想,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理想的退休生活。

    基于美国雇员福利研究所的一项数据分析,专家们发现,每一个人的储蓄与投资、健康、事业、家庭与子女、中年的婚姻变化和债务,这六个因素都会极大地影响其财务状况,并且深深地影响退休后理想生活的实现,需要做好充分的规划与抉择。

    84岁的刘大叔患有糖尿病,还做过心脏搭桥手术,需要定时服药。而其用于治疗心脏病的药,只有市中心一家三甲医院才有,要倒两辆公交车才能到达。于是,家中子女承担了配药重任。老伯的子女也都60岁左右了,如此奔波,甚为折腾。

    实际上,这种烦恼,将困扰着很大程度的两代人。

    来自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余寿中有三分之二时间处于带病生存状态。呈现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的老年人有3300万人。到2015年,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到4000万人。为什么没有一种方式解决掉这种烦恼?

     “有人总觉得老人是弱势群体,其实我不觉得老人是弱势群体,老龄只是人生中一个必经的阶段,我们对待老人不能是简单的对弱者的帮助,而要依据老人的需求,激发他自己的潜能。”清华大学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杨燕绥说,其实,老年人的需求正呈现多元化趋势。

    调查显示,77.4%的老人对玩乐需求强烈,愿意参与社会生活的老人占66.1%,需要再学习的占50.8%。

    老年人都是包袱吗?专家认为未必。未来可以通过挖掘“银发经济”拉动经济,以减轻年轻人养老负担,实现养老压力的代际平衡。在她看来,迎接未来的“银发经济”需要决策者提前做好准备,也需要个人有养老规划,实现“有备而老”。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