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3月12日,武汉地区应届毕业生招聘会上,绝大多数的是民营企业,尽管开出的工资也不算低,但许多企业仍门庭冷落。而在一些中字头企业前,则每时每刻都在排着长队。参会的400多家用人单位涵盖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但毕业生更愿意选择国企和事业单位。
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政府和公众关注的热点,201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765万,比去年增加16万人,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而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大学生一毕业就成了“毕剩客”,而另一方面,不少民营企业却招不来大学生。其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们就业“挑三捡四”、“挑肥弃廋”,“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正是不少大学生们心中的目标。择业时他们非国企、央企不去,非北上广深不留,这从另一方面折射出大学生就业理念之落后,选择岗位之偏激,说穿了,这还是大学生们心理的浮躁,虚荣心在作怪。这不能不说这是大学教育的败笔。
实际上,生活中没有平凡的岗位,只有平庸的员工。就拿民营企业来说吧,“民企500强”的联想、华为和苏宁,哪一个比央企、国企差,当初起步发展时,数千上万大学生成为其中一员,如今,他们中有少人成为业界精英,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只要是能提供施展才华的就业舞台,大可不必在意姓央企还是国企,是北广深还是大西北,先从基层干起,先从一线做起,扎扎实实,脚踏实地,如此,衣食一样无忧,生活一样精彩。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