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国际劳工组织7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尽管一些地区在促进男女就业平等方面取得进步,但过去20年来,就业市场的性别鸿沟仅仅缩小0.6%;女性工资平均比男性低23%。报告预计,按当前趋势,彻底实现男女薪酬平等至少还需要70年。
新华社电这份报告题为《职场女性:2016趋势》,对178个国家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报告指出,“过去20年来,全球女性在接受教育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并没有转化为妇女就业状况的相应改善。”女性就业比例相比20年前几乎没有任何变化。
2015年数据显示,全球女性中只有46%有工作,而男性则高达72%。截至去年年底,世界范围内约有5.86亿女性为自雇型劳动者或家庭作坊式小微企业员工,比20年前减少了17%,而男性在这类就业的人数同比减少8.1%。
报告指出,拉美地区女性就业比例有上升,但一些地区女性就业比例反而下降。
就业市场上的性别鸿沟在阿拉伯国家、北非和南亚地区*为显著。
女性工作时间更长
国际劳工组织说,无论有无报酬,女性每天工作的时间依然多于男性。无论在高收入还是低收入国家,妇女干的无酬劳家政工作平均比男性至少多两倍半。
报告认为,由于妇女仍然承担了大部分家务活,要花更多时间照看孩子和老人,许多妇女无法找到全职工作,更不用获得工资较高的长期就业机会。
另外,在低收入行业,妇女的工作时间也比男性长。
工资歧视仍难消除
在工资方面,报告证实了国际劳工组织先前的估计:全球女性的平均工资水平仍然只有男性的77%。
报告强调,这一工资差距并不能仅仅用受教育水平或年龄来解释,其主要原因包括对女性所从事工作价值的低估,对女性专长领域或行业所需技能的低估,性别歧视,以及妇女需要请产假或者为了承担照顾孩子等责任而减少工作时间。
就全球范围而言,有工资的女性雇员中38%没有社会保障,这一比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达到63.2%,在南亚更是高达74.2%。
报告主要编撰者之一劳伦斯•约翰逊说,全球女性在工作场所寻求两性平等、消除工资歧视的努力依然任重而道远。
“我们的行动必须立即、有效和深远。”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赖德说,“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了。”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