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境外媒体称,根据获取*居留权的新规定,中国计划降低外国人在该国生活工作的难度。
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月19日报道,中国政府近日发布指导意见,旨在扩大有资格在中国获取相当于美国“绿卡”的*居留权的外国人的范畴。外国留学生在该国找工作的手续也将简化,有关限制也会放宽。
这项政策调整的背景是,中国经济增速持续放缓,外国投资者曾对该国抱有浓厚兴趣,但这种兴趣在持续下降。
自2004年实行有关政策以来,有数千名外国人获得了*居留权,但在华生活的外国人约有60万,获取*居留权的外国人只占其中极少部分。很多外国人能获得*居留权是政府奖励他们为中国经济、艺术和科学等领域所作的贡献。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2月19日报道,北京将允许职业范围更广泛的外国人士申请*居留权。但专家表示,雾霾、子女上学选择有限以及不公平的商业竞争环境等因素会让海外高管很难留下。
专家们说,中央政府*近放宽“绿卡”规定表明,内地对国际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此举可能不足以吸引更多的*职业人士。
中国与全球化智库主任王辉耀说:“过去30年,中国侧重吸引外国资本;今后30年,中国应转向吸引外国人才。”
过去只有在政府所属机构或高校等单位工作或在与“国家重点项目”有关的实验室工作的外国人才能申请*居留权。去年6月政府放宽了这项规定,在更多机构——包括国际资助的机构——工作的研究人员也可申请*居留权。*新发布的指导意见称,在其他类型行业工作的外国人也可申请*居留权。
王辉耀说:“过去几十年,外国商品贸易和外资活动在中国十分活跃,但人才流动并不活跃。中国已耗尽本国的人口红利,如今应开始利用国际人才了。”
王辉耀说,2010年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当时在内地居住的外国人约有6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4%。而全球平均比例是3%,发达国家更高,约为10%。
猎头公司海德思哲(中国)公司合伙人黄继功说,该公司此前侧重帮助跨国公司寻找中国人才,如今则有很多中国企业请求该公司帮助寻找海外资深专业人士。
报道称,一名久居中国的外国人士对这项政策调整能否吸引到中国想要的人才持怀疑态度。这名已在北京生活十年的法国商人说,吸引海外高管的关键是减少“令人担忧的官僚问题”。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