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一年一度的金秋招聘旺季已经来临,据智联招聘2015年秋季(第三季度)求职期中国劳动力市场白领供求分析显示,今年秋季,全国人才供需竞争指数为35.4,这意味着从全国情况来看,平均一个职位收到35.4份简历。相比2015年春季求职期26.1,以及2015年夏季求职期29.3的竞争指数,2015年秋季的竞争指数上升趋势非常明显。
与此同时,大量外资企业在华开始裁员或者选择缩减现有业务,这进一步增加了人才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而随着互联网行业投资热情逐渐冷却,“互联网寒冬论”甚嚣尘上,身处其中的白领也开始担心自己的发展前景,谋求更好的平台,因此导致第三季度的人才供需竞争指数比前两个季度大幅增加。此外,报告也显示出白领在秋季的跳槽意愿较高,白领以往选择年后跳槽的习惯被逐渐打破。
*新动态
白领求职扎堆国企,外企、民企受冷落
从不同性质企业的竞争指数可以看出,秋季求职期国企竞争指数仍然为*高,为44.6,竞争*为激烈,其次是外商独资和上市公司,竞争指数均为41.4,并列第二。
国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对求职者的吸引力较高,但是能够提供的职位数量有限,因此导致这些企业的职位竞争激烈程度较高。
合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的竞争指数相对较低,虽然合资和民营企业提供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绝大部分的岗位,但是这类企业相对来说分布较为不均,除了较少部分合资和民营企业在企业知名度、薪酬福利、企业文化等方面表现较好之外,大部分的民营企业还是弱于国企、外企和上市公司,因此对求职者的吸引力不足,竞争指数相对较低。事业单位的竞争情况相对较弱,竞争的指数*低,仅为31.7。
互联网行业人才需求量*大
数据显示,从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来看,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的人才需求量*大,其次是基金/证券/期货/投资,再次是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业。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量与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密切相关。
从各行业人才需求量排行榜可以看出,中国互联网、金融业、房地产业的依然是目前发展势头*为强劲的三大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依旧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仍稳居榜首。股市在第三季度依旧每天都吸引着无数目光,汇率的变动,投资的流动,以及这些现象所代表的背后庞大的金融业,仍然吸引了无数投资者的关注和资金投入,也为这个历来倍受求职者青睐的行业创造了更多的人才需求。
房地产行业虽与去年同期相比需求有所下降,但随着国家层面在第三季度对房地产业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如公积金贷款条件松动,央行进一步降息等,都促使房地产业在人才需求*数上保持*。
数据显示,从各行业的竞争指数来看,房地产/建筑/建材/工程行业竞争指数*高,为60.9,远远超过了排在第二位的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其竞争指数为46.9,竞争指数排名第三的行业是大型设备/机电设备/重工业,竞争指数为45.7。总体来看,与大型工业制造业为主的行业占据了竞争*为激烈的行业前列。
随着中国产业升级,经济结构向平衡化发展,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逐渐“轻型化”,以及科技对于工业、制造业的推动,带动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业更快发展,从而使得在人才需求上有所转变,呈现门槛高、需求量下降等特征,竞争也越发激烈。相对之下,2015年秋季全国竞争指数*低的十个行业则稍显“黯淡”。
数据显示,保险、信托/担保/拍卖/典当、中介服务行业位居*冷门行业前三位,竞争指数分别为18.3,23.3,23.4。中国的保险行业发展历史较短,居民的保险意识相对较弱,就业市场上也一直以来对保险行业从业者持有负面刻板印象,导致求职者对该行业职位的求职意向低,职位竞争压力较小。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