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美国西雅图期间参观了微软公司,微软与中国公司及地方政府签署了7项协议,为微软进一步扩大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和影响力奠定了基础。微软执行副总裁沈向洋还向习近平主席介绍了微软*新技术和产品。随后沈向洋在接受了光明网采访时表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需要时间和人才,才能更好地走向海外,成为全球化公司。
自主研发需要时日积淀
企业需培养研发基因
如今中美企业都迎来了飞速的发展,在论坛中,沈向洋十分肯定中国企业近些年的发展。他表示,八年前,排名前列的大型互联网企业大都是美国的企业。而今天,十个里面可能有三、四个会是中国的企业。
面对这个论断,光明网记者提出质疑,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在技术的发展上的确出现了一些新产品,但中国人口*多,在技术上是否真的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
沈向洋回应,我觉得这需要有时间、人才的沉淀。我其实对中国企业技术的研发非常有信心,我觉得这需要看一个公司自己的研发的基因。我也与百度的李彦宏讨论过很多技术的问题。他们对技术非常重视,也在做很多深度学习方面的工作,都做的相当不错。
沈向洋坦言,研发是一个很长期的过程,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纵观中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有很多人才都是从微软挖过去的或是由微软研究院培养的,技术人才以及技术都存在,关键看人们会不会喜欢。举例来说,正如我们给习近平主席展示的全息眼镜Hololens,产品已经研发了五、六年,但却没有推广。一个全新的产品除了有光学、软件、硬件等各个方面外,还得多考察是否会受到用户亲睐。
中国企业未来将走向海外
企业人才需双向流动
沈向洋表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在国内的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可能会寻求新的发展,当这样的情况出现时,我觉得企业之间可以产生更多的合作去拓展全球的市场。
有记者提出疑问,微软是否会有更吸引力的措施和中国的互联网公司争抢人才以及对于出海企业有哪些建议?
对此,沈向洋认为人才的竞争永远是存在的,不管企业发展到什么样的地步,*后的成功都是归于人才。我认为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中如果有技术成员是在微软工作过,十分正常。企业和人才之间是一个双向的流动。一个公司可以在短时期之内吸引一些人才,但是更重要是长期的留住人才的问题。
关于中国的企业出海的问题,沈向洋认为中国有好几个企业走向海外做得相当成功。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会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也就会对国情上更加了解。加大对外面的商业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吸纳人才的了解,这是国内企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中美互联网建立新生态
互联网+促生新平台
在第八届中美互联网论坛上,沈向洋表示中美互联网行业目前发展速度较快,绝大部分都是互联网的产业。他指出,很多互联网公司从硬件到软件、服务等多个方面都有互联网的成分。比如小米、华为、腾讯等都是这一系列的企业代表。此外,互联网+的兴起,则惠及了更多的企业。
对于互联网+,沈向洋表示,“互联网+”是一个基本的核心。互联网把整个世界连接了起来,也产生了很多机会。因为中国互联网过去十几年的飞速发展,我们制造了相当强的互联网产业。今天,也有很多互联网企业在做O2O,帮助传统的企业进行互联网化。我们在微软看到很多机会,特别是云计算的平台、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以及新的一些软件和新数据都带来了很多新的机会。
此外,信息安全也是会议上热议的焦点,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对于中美之间是否存在网络上的对抗,能否理性地找到解决方案的质疑,沈向洋回应,我觉得微软公司Windows操作系统毕竟大多数的PC机,个人电脑都是微软的操作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讲,微软公司有非常重要的责任,保证用户在安全可靠的环境下享受互联网带来好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这么多年来不断研发操作系统,从XP到Windows 7、Windows 8,到现在的Windows 10。此外,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安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对比Windows、Android、iOS系统,实际上,Windows操作系统是相对比较安全的操作系统。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