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45所高校拟调整 因“学院”使招生就业等遭遇尴尬

2015年9月16日来源:海外网

    45所高校拟调整。记者在这份名单中看到,在列入专家考察的申报名单中,申请更名为大学的中东部本科学校有18所。其中,上海的高校包括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拟分别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对于更名原因,上海某“学院”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大原因是希望借此开拓发展空间。

    近日,根据《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的部署和要求,2015年审批设置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根据《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我部将组织全国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对申报设置的高等学校进行实地考察。现将列入专家考察的36所中东部地区申报设置本科学校和9所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名单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9月11日至18日。

    记者在这份名单中看到,在列入专家考察的申报名单中,申请更名为大学的中东部本科学校有18所。其中,上海的高校包括上海电力学院和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拟分别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对于更名原因,上海某“学院”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大原因是希望借此开拓发展空间。因为在某种社会舆论下,“学院”似乎总比“大学”低一等,或被误认为是大学以下的二级学院、专科学校,这一现状使学院在招生就业、人才引进、产学合作等方面遭遇尴尬。

    一直以来,对于高校更名社会上都有各种不同看法。

    比如有学者提出,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都是世界*大学,培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超过百位,可至今也没有改称“大学”,因此,如果单单在校名上做文章,并不一定能使学校得到真正的发展。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在我国“大学”和“学院”确有门槛和“等级”之差,当一所高校达到相关条件,完全可以申请更名,以获得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更多资源,这也是对学生、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媒体说

    45所高校拟调整别再只根据校名评价大学

    又有45所高校要改名了,根据教育部的公示,改名是审批设置2015年中东部地区本科学校,同时审批部分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民办本科学校。

    这些年,高校兴起了更名潮,这本来是高校合并设置、升级发展和多样化办学的一个附带现象,但人们对这一现象的议论,甚至超过了对高等教育改革的关注。其实更多的是非议,名字越大越洋,人们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却似乎越来越不满意,对这些唬人名字背后的具体办学教学等情况却知之甚少。

    名字本身并不是问题,高校更名的原因也很复杂,并非一味追求噱头,方便招生。比如早期一批工科院校的更名,就是对当年不甚合理的院校设置的纠正,符合时代变化和发展需要。就算是为了贪一个更高大的名头,也算不得什么大问题。只要主管部门能通过,不涉及侵权等法律纠纷,叫什么名字应当是高校的自主权。国外不少著名高校,都有不止一次的更名经历,并且被写进了校史。

    可以不必在乎人们对校名更改的嘲弄性评价,却不能无视这种评价背后的真实担忧。人们对更名不满,主要是担心有高校借更改校名投机取巧地自抬身价,用“高端”的校名误导考生和社会。这种现象的发生,更名是表面上显而易见的原因,然而,一个听起来像模像样的校名就能深刻影响人们对学校的整体判断,说明在更名的背后另有更大的问题。

    目前,如果不是有相关经验的教育界人士,一般人对某所高等院校的教学和研究实力等情况并不容易掌握。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除了那些社会上有口皆碑的知名院校,考生往往对所要填报的高校和专业不甚明了,对不知名的外地院校甚至毫无概念,也缺乏可靠的途径获取学校的真实信息。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针对高校的评估和排名,评价的体系和内容算不上全面,并且权威性和公正性往往引起高校的不满,有的甚至引起商业性的嫌疑,有的则成了高校间互掐的手段。

    教育部对高校教学、科研等也有评估,但这些年也受到不少诟病,很多批评直接来自高等教育界。对社会来说,这些评估的透明度也不够。教育部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的网站,很难查询到对一所高校全面评估评价的信息,网站本身的设计,提供的信息,都实在不能说可以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信息的需求。

    显然,人们并不满意只从名字简单信息评价大学,做出选择。现在都讲数据化,我们有没有能力建立一个全面权威的大学评估体系?无论是教育部来做,还是社会机构来做,都应该是透明公正的,有助于大学教育质量提升,有助于人们在就学时做出更好选择,有助于社会对大学的了解评价。

    大学是属于社会的,大学与社会的充分沟通,大学信息向社会的充分公开,让人们有能力评价大学、监督大学,是大学社会属性的应有体现,对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来说,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