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7月22日刊登文章《中国对和平崛起的历史探寻》,作者系瑞士国际管理发展研究院名誉教授让-皮埃尔•莱曼。
文章称,中国是一个多世纪以来出现的*个新的全球大国。
在这一过程中,它收到了大量外界主动提供的建议,*明显的就是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的罗伯特•佐利克在2005年对中国的劝诫——中国应当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这是在美国入侵伊拉克两年之后)。
文章称,因此中国探寻以前的大国是如何崛起的是一种合乎常理的做法。这种探索的结果之一就是2006年中央电视台的纪录片《大国崛起》。
该片*开始讲述的是15世纪的葡萄牙,这是*个全球海上大国。继葡萄牙之后,这部纪录片又回顾了以后的8个大国——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日本和美国的崛起过程。该片得出的一个主要结论就是这9个国家在崛起为全球性大国前没有一个可以被称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在每个国家的崛起过程中,征服、破坏、奴役、杀人、抢掠等行为都是必不可少的。
该片中*重要的一章可能是有关英国的崛起。是英国将中国从昏睡中摇醒,并在尖叫和反抗中迫使其进入了现代。就在*次鸦片战争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还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
文章称,英国采取行动的方式对于中国和英国以及其他国家来说,仍然是一个深深的道德困局。由于完全非法的鸦片交易破坏了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国人请求英国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就在战争爆发前,清政府钦差大臣林则徐给维多利亚女王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她出面干涉以让这种可耻的鸦片贸易停止。维多利亚女王没有回复过这封信,却在*次鸦片战争中派出了枪炮,并在1856年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这次法国人也加入英国人的行列,*终还洗劫了北京的圆明园。
文章称,如果葡萄牙的海上帝国是大国崛起的*章的话,那鸦片战争就是中国屈辱世纪的开始。到1949年解放时,中国的GDP在全球的比重已降至约4%,而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有外国的军事入侵,以及通商口岸和其他各种形式的屈辱。
文章称,回顾过去500年,很明显,大国和平崛起的故事从没出现过。从葡萄牙到美国,每个崛起中的大国都是好斗、野蛮、有时甚至是残忍的。每次都是在它们带来混乱之后,才会寻求强制建立秩序,而且是它们的秩序。如果中国想找到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范本,那根本不存在这样一个范本。
人类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在崛起为一个全球大国的过程中,是会像9个前任大国那样以同样冷酷无情的方式行事,带来它们曾经带来的那么多的痛苦和混乱,还是将打破这个模式,通过和平崛起改变大国崛起的范式。
文章强调,这是一个艰巨的挑战,因为没有先例、没有可以从书架上取下参照的指南、没有历史上的导师可以求助。
中国*终成功还是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同时也取决于现有和既往大国的态度和行为。西方的说教没有帮助。为了建设一个更好、更和平的世界,一种集体的建设性方式是关键所在。西方大国和日本的谦卑态度也很重要。它们应当意识到,它们自己没有和平地崛起,而且事实上,在它们崛起的同时,中国遭到了蹂躏。
文章称,朝着这个方向发展的切实的*步可能是在伊丽莎白二世女王走下宝座前,代表她的高祖母维多利亚女王向中国道歉,为她从来没有恰当地回复林则徐的信函所表现出的无礼道歉。这样一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