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东省的9座城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和肇庆。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打开国门以来*先开放的地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蓬勃发展,成为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样板。这一地区地理面积仅为国土面积的0.6%,人口仅为全国人口的4.2%,却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7%,吸收了全国外商投资总额近20%,外商投资主要来自邻近的香港地区。
珠三角在很多方面仿佛中国的缩影,无论是突显拉动中国经济的引擎,抑或反映转向更可持续发展所出现的挑战。其中*核心的难题是劳动力短缺和工资持续上涨,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珠三角和这个国家的竞争力。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5年2月底到3月底,我们实施了第六次年度珠三角制造业调查,近300家在珠三角经营的港资和台资制造企业参与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从宏观层面看,目前中国经济仍在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保持收入增长,而从企业微观层面看,持续的用工短缺意味着珠三角制造企业面临着更多成本挑战。受访企业也对利润空间收窄、融资状况紧张、订单前景不明朗、人民币汇率波动增加表现出持续担忧。但对于顺应形势的企业而言,也意味着机遇。增加资本设备投入、生产工艺自动化和产能迁移是珠三角企业的应对之策。
工资上涨,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增长加快,是中国经济调结构,转向消费驱动、服务业导向型增长模式的组成部分。工资提高部分是政策作用的结果,但供需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农民工工资快速增长可能影响到制造企业,更广泛的担心是劳动力需求可能*终随经济放缓而减速,延迟中国经济转型。从这个意义上看,此次调查受访企业的工资水平提高(或计划提高)的幅度大于2014年是好事。
与去年的调查相比,更大比例的受访企业预计工资上涨幅度为10%~15%。2015年平均工资涨幅预期是8.4%,高于去年的8.1%。但是,当前年度工资涨幅预期与上一年度实际涨幅之间的差距是近年来*小的,可能体现出企业更谨慎的情绪和更温和的通胀预期。使用官方CPI作为物价平减指数,2015年预期实际工资涨幅约为6.8%,高于2014年的6.1%和2013年的5.8%。实际工资增长持续加快应该能为家庭消费提供重要支撑,在今年中国经济减速背景下,这一点的积极意义不容忽视,它有利于中国经济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
超过七成的受访企业表示,已在今年春节之前提高员工工资,平均幅度为8.5%。纵向比较来看,26%的受访企业计划今年工资上调幅度超过去年,18%的企业预计上调幅度会低于去年,其余多数企业预计2015年工资上调幅度与2014年相当,体现出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造成的稳步工资上涨动力。
受访企业中29%表示近12个月用工荒有所加剧。15%的企业表示,与一年前相比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状况有所缓解。84%的受访企业表示,用工充足率在80%或以上,略低于去年调查时的87%,但仍然属于较高。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