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周日(5月10日)意外降息,为六个月内第三次降息,引发外界担忧中国经济放缓将重挫劳动力市场。
Reorient Group*策略师和研究主管Uwe Parpart周日(5月10日)表示,中国人民银行(PBOC)证实了投资者的假设,即中国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接受经济增速放缓,只要不对就业构成严重威胁。他称:“这一点可能已经达到了。”
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25个基点至2.25%和5.1%。此前公布的经济活动数据逊于预期,加大外界对中国政府达成年度GDP 约7%的增长目标面临风险的担忧。
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正处于从出口导向型向消费转变的阶段,维持稳定的就业一直是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尽管增速放缓,劳动力市场仍持续增长,但收紧的*初迹象已经显现。
据路透报道,辽宁省政府上月表示经年度就业目标从70万削减至40万,反映了严重的就业趋势。此外,中国劳动部亦警告称就业增速放缓,政府不应盲目乐观。
因此,降息会令就业局势有所不同吗?
经济学家们表示,降息举措应该有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并支撑经济活动。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家宋宇周一(5月11日)称:“我们认为,降息将减轻现有借款人的财务负担,因大部分贷款合同以基准利率作为参考,尽管不是对所有的贷款人。”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一季度平均名义借贷成本为6.8%。这已经妨碍到资本密集型工业和制造业领域的活动。
然而,经济学家表示,降息不太可能标志着政策支持的结束。
Capital Economics首席亚洲经济学家Mark Williams表示,中国经济动能不及大多数预期。他预计年底之前,中国将进一步下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RRR)150个基点。他称:“当然,如果需求存在,这仅仅有助于经济。未来数月,实际利率可能下降,应该有所帮助。不过,政府亦将通过加快基础设施支出和其它政府主导型投资等方式发挥部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