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我国二三线城市要留得住人才

2015年3月27日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5年毕业生就业季已进入*后阶段,多数毕业生已经或正在作出*后决定。有媒体调查发现,学校在一线城市的毕业生,选择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的比例有减少的趋势。清华大学近日也公布了这样的数据:毕业生京外就业率连续3年突破50%,2015届毕业生选择京外就业的人数还会增加。而在10年前,80%左右的清华毕业生选择留在北京。
 
  上述变化,似乎与几年前媒体热议的“逃离北上广”现象暗合。有所不同的是,过去一些年轻人“逃离北上广”后,又出现了一股“逃回北上广”的小浪潮。他们离开一线城市,来到二三线城市发展后,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地就业环境,在各种潜规则面前碰壁,百般无奈之下,宁可回到一线城市“蜗居”。如今,应届生一毕业就离开一线城市,少了“逃离”还是“逃回”的徘徊。
 
  一线城市对应届生的吸引力真的全面下降了吗?这也未必。这些年,不光一线城市毕业生把留在学校所在地工作作为重要选项,还有不少外地学校的毕业生涌进来实习、求职。平等的竞争环境,开放包容的姿态,是一线城市吸引人才的利器,在这些方面,“北上广”依旧保有不可替代的优势。但是,随着就业形势和择业心理的变化,毕业生对就业地的选择越来越多样化。吸引他们前去工作的,不一定是大而全的城市规模,而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具体特点,比如靠海边、风景好、文化气息浓厚等。
 
  过去人们认为一线城市更发达,到一线城市生活,提高了生活的层次,是很有面子的事情。现在的90后求职者却并不那么看。决定他们择业的,往往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句“喜欢”。当然,他们的选择也有实在的一面:一线城市有严格的落户政策、高企的房价、接连的雾霾天,都是应届生求职时的减分项。
 
  对一线城市来说,应届生能不能留下来,取决于一些“又干又硬”的因素:房子、户口、车子……解决了上面这些问题,年轻就业者的心就能安定下来。而对二三线城市来说,解决上面的问题简单得多。在接纳一线城市“溢出”的应届生后,让他们的心定下来,更多取决于软环境因素。比如说,能不能不靠“拼爹”就获得职位升迁,是不是凭自己的工作能力而非逢迎拍马获得认可,各项规则是否透明合理,自己的创新意见能否被采纳,等等。否则,仅凭物质上的吸引力取胜,很难保证年轻就业者未来的心态不发生变化。
 
  二三线城市能吸引来自一线城市的名校学生,对平衡地区发展差异,实现人才合理布局,都是一件好事。人才的竞争力,和人才本身的能力有关,也与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有关。如果二三线城市吸引了*年轻人后,就业软环境依旧不变,放任岁月磨平他们的“棱角”,那么它们只是吸引过来了人,并没有吸引来发展的驱动力。而且,真正有实力的应届生可能还是希望留在“北上广”,留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
 
  一线城市与二三线城市差异的主要特征,已经不是会不会堵车,能不能买到*新的数码产品,吃到一顿西式大餐这样的外在层面了。很多二三线城市照样堵车,照样有各种国际大牌的连锁店。不过,在容纳人才的环境层面,二三线城市需要扭转的仍有许多。实现这种软环境的变化,不仅要靠好的政策措施,靠相应的激励体系,还需要当地所有人自发自觉的努力,以创造好的人文优势和人才环境。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