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布的分析数据显示,在1990~2013年间,全球男性的预期寿命平均增加了5.8年,女性增加了6.6年。
这一研究统计了188个国家在23年间240种不同原因的死亡发生频率,与GBD 2010相比进行了大量的数据扩充。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the Lancet)上。
研究指出,总体上看人类的预期寿命和健康状况都有所改善,然而与此同时,从1990年开始,一些疾病导致的死亡率依然呈现上升趋势,这其中包括由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肝癌、房颤、成瘾药物滥用、镰刀形红细胞贫血、糖尿病和胰腺癌。
在高收入地区,使预期寿命延长的主要因素是癌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下降;而在低收入国家和地区,平均预期寿命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儿童因感染性腹泻、下呼吸道感染而死亡的频率减少,以及新生儿死亡率的下降。
尽管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但仍有一个地区属于不幸的例外: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南部。在这里,因艾滋病导致死亡的病例使人们的平均寿命被拉低了5年之多。
“数据显示,我们对抗疾病和伤害的努力获得了成果,整体形势良好,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而且必须——做得更好。”研究领导者、华盛顿大学教授克里斯托弗 默里(Christopher Murray)表示。“相关团体和经济资助的大量介入,使得麻疹、结核、艾滋病、疟疾等主要感染性疾病的现状得到了改善。然而,研究结果也显示,一些慢性病的重要影响还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尤其是某些成瘾物质滥用、肝硬化、糖尿病和慢性肾脏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