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市场化薪酬有两种情况:家族企业中,来自家族内部的高管,薪酬由家族决定;对于国有企业而言,很大一部分高管的薪酬由政府参照公务员来决定。
市场化薪酬则需要通过市场化方式选聘高管而产生。2015年,民营企业的高管薪酬不会有多大变化,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管来自经理人市场,这些高管必然会采用市场化薪酬。而国有企业高管的薪酬,将会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类型,以及高管在企业中的不同角色和不同职能出现差异化的薪酬结构决定。
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高管薪酬市场化将是必然趋势,但同时也呈现出两个特征。
高管薪酬的市场化程度将对人才流向产生影响。比如,政府对国有企业高管实行大面积和大幅度的限薪政策,可能会有部分国有企业高管流向民营企业。由于中国是一个“关系型”社会,民营企业可能会以高薪吸纳部分有高官背景的国有企业高管,但预计规模不会太大。
高管薪酬市场化比重与法治成熟度正相关。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发挥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则提出要依法治国。市场越成熟,越完善,意味着法律也越成熟和完善,此时高管的市场化薪酬所占比重就越大。尤其是随着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建立和健全,高管薪酬将会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化契约来规范,而不是政府或家族的非市场化干预。
不过,2015年,经理人市场还很难达到成熟和完善的程度,经理人市场甚至只能处于起步阶段,因此,高管的市场化薪酬不会产生较大幅度的提升。另外,企业的国际化程度越高,则高管的市场化薪酬所占比重也会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