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我国人才培养不应只重视“学霸”

2015年1月12日来源:今视网
此前,在美国大学申请中,上海不止一名SAT满分考生在申请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等美国*名校后收到拒信;而一些考了2000-2200分的“中等生”,却得到了名校的青睐。拒收“刷分”学生和“考试机器”,看重平时成绩和参与活动的含金量正成为美部分高校的人才选拔标准。
 
  参加美国高考,出国深造,对于资金有保障,有大视野的上海地区学生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因此,花重金进培训班,疯狂学习就是“黎明前的黑夜”,一些学生为了考高分刷成绩达四、五次,不知有过多么艰辛的苦学。不过,他们的努力终于换来了好成绩,据悉,在申请本年度美国大学的上海高中生中,至少有4名学生拿到满分,或超过20人获得2300分以上的高分。谁说分数不是赴美学生的“命根子”呢?
 
  可是,他们错了,分数已不是赴美学生的“命根子”。当高分者被美国名校拒绝,“中等生”却受到青睐,那些“学霸”们该醒悟了。过去美国名校对我国高中生以分高录取为原则,如今,它们明白了:原来分高不一定有能力,分高不一定代表*,它们已看到“应试教育”的弊端,不再以分数论英雄,而是看重学生的平时表现,看重他们参与活动的含金量,这是一种长线的人才考察和选拔方式,也是科学的方法。那些“学霸”们,如果不改变过去的那种死记硬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式的学习模式,赴美读名校就无望了。
 
  当然,美名校拒“学霸”*重要的是为我国人才培养指明了道路。我国应培养怎样的学生,高分低能者还是有素养的人?虽然很多人都知道要培养后者,但实际培养时却是分数至上,学生不得不被各种考试而压得喘不过气来,即使有一些艺术培训,也是出于加分之需。为了考试,学生失去的是童真童趣及对生活的美好体味,着实可惜。美名校拒“学霸”不可怕,只要我国的教育人士从中认识到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能勇于通过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提高。
 
  十八届三中全会带来新希望。《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探索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这种人才培养和选拔方式符合教育规律,也与世界名校对人才的评价标准相符。在这种背景下,美名校拒“学霸”,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意义,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决议的内容落到实处,以国际标准指导我国的教育发展,促进我国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而对于那些想出国深造的其他地区学生而言,通过国际人才选拨标准来反思自己的学习模式,也不乏价值。不当“学霸”,多点自身特色和综合素养,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这样,美国名校才不在远方。而对国内所有的教育者,笔者不得不提醒他们:当从这件事中看到教育的本质,回归教育本源,选择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学生,而不是把学生当考试“机器”,培养出只会考试的低能儿。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