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该怎么评价,将不再由政府主导;学历、职称和技能等级条件也将不再作为人才素质评价的单一标准。深圳在全省首创实施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人才综合评定方式,将人才评价“话语权”交还给企业行业。经过2013年试点和2014年的推进,我市企业评定技能人才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已逐步在全市铺开。
技工希望有更高的价值体现
作为一名在深圳燃气集团工作了18年的老技工马维俊,通过企业技能人才评定,近日顺利地拿到了技师的职业资格。“不容易啊,我们终于也被社会认同了。”他感叹道。马维俊其实在全国的燃气行业都很有名气,以他名字命名的工作法“马维俊放散法”在全国推广,但是由于国家职业大典并没将其从事工种纳入,他多年来一直无法获得相应职业资格鉴定,同样也无法积分入户深圳。
像他这样的人不在少数,如管道工、场站工、用户设施监测工等,大多掌握了相当技术和技能,成为企业骨干标兵,在全国行业内拔尖,但是在国家职业大典中没有该工种,他们在工作十几年后,希望有更高的价值体现。深圳燃气集团去年开始在全国燃气行业*开展企业人才评定,让2000多名员工看到了新希望。“企业自行评定技能人才,把话语权交给企业,意义重大。”深圳燃气集团教学培训部部长廖艳萍深深感叹,让这些老技术骨干顺利获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打通了职业上升通道,同时把人才留住。
制造业龙头企业富士康,对员工在不同的职级将具备怎样的能力,有一套自己的体系。“国家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在我们这里没有用,进了富士康,我们都要重新培训重新考核。”富士康的谢建中经理介绍,深圳的新政让员工既能得到企业认同,也能得到社会认可,大受欢迎。去年首批试点,公司就有2000多名员工报名参与企业技能人才评定,有574人合格通过。
有望惠及所有技能人才
据了解,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即企业对本单位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工作业绩、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水平进行考核、综合评定并确定其相应技能等级资格的活动。员工考核成绩合格,符合发证条件的,由人力资源保障部门颁发相应的专项职业能力证书或者职业资格证书。
“企业员工技能培训评价,目的是解决社会化鉴定覆盖面不足,评价标准与企业有所脱节的问题。”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能力建设处处长孙煌辉介绍,新政有望将惠及全市所有技能人才,创新性地在企业实施三大范围的评价,主要包括:一是已颁布职业标准的,如电工、钳工等;二是已进入职业名录的;三是暂未纳入职业名录的,如联想笔记本品质检验、富士康自动化等。
突出适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企业技能人才所从事的行业和岗位多种多样,如何有效地确定评价工种和项目,如何制定切合实际的评价方案和评价标准呢?孙煌辉介绍,深圳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结合企业实际,立足提升深圳质量,形成了“突出适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鲜明特色。
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突出适用性,主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通过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工作业绩评定,重点评价员工执行操作规程、解决生产问题、完成工作任务和技术攻关能力。同时,企业技能人才评价,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而是旨在通过评价工作,更好地建立起企业技能人才工作体系和服务体系,涵盖员工培训、考核、评价、使用、待遇等多个关键环节,为企业技能人才队伍的提升发展,奠定基础。
评价工作在全市已逐步铺开
我市企业技能人才评价的人才综合评定方式,是以企业评价和市场评价为主体、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以岗位绩效为重点、注重岗位技能水平的富有特色的企业技术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据了解,经过2013年试点和2014年的推进,企业评定技能人才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目前有45家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申请参加评价员工6582人,申请评价职业(工种)62个。目前,评价合格员工2920人,涉及职业(工种)31个,取得相应证书的862人。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评价,符合政府培训补贴规定的,可以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员工获得相应的职业证书和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员工可凭持有的证书申请积分入户。
孙煌辉介绍,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已逐步在全市铺开,市、区两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将推动更多的企业参加员工培养评价,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