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日下午,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省政协机关召开“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专题协商会议,围绕《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与广东省各民主党派和各界别政协委员进行专题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广东省政协主席朱明国要求,要认真开好这次协商会,作为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举措,努力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广东省政府副广东省长林少春到会听取意见建议。协商会议由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唐豪主持。广东省政协副主席姚志彬、温兰子、陶凯元,秘书长杨懂,各民主党派广东省委会和广东省工商联负责同志、广东省政协各专门委员会主任和机关负责同志、部分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直、中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出席会议。
会上,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杨绍森围绕《意见》稿的起草过程、主要内容作了说明。
与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和政协委员踊跃发言,一致认为,《意见》稿对我广东省创业就业工作的定位准确,措施有力、前瞻性强,符合广东实际,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广东省致公党专职副主委吴毅代表致公党广东广东省委建议,在《意见》稿序言部分增加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目标要求;广东省政协特聘委员崔河建议,文件应充分体现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相关的要求应概括体现;广东省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江龙认为,创业应是全民创业,而不宜限于某些行业和特定人群;广东省政协委员林秋城代表民革广东广东省委会发言,认为要大力发挥社会组织在以创业促就业中的作用;广东省政协常委邓飞其代表广东省民盟发言,建议政策扶持应较多地采用税费减免,而较少采用直接补贴;广东省政协委员、团广东省委副书记张志华建议大力支持异地务工人员的创业;广东省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欧卫东建议发挥现有企业的作用,使存量扩张和增量发展同步推动创业促就业。
林少春表示,广东省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专门听取各民主党派广东省委会、广东省工商联负责同志以及有关界别委员的意见建议,充分体现了广东省政协对广东省政府工作的大力支持,必将对修改完善好《意见》稿、进一步促进我广东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希望广东省直有关部门认真梳理、积极采纳专题协商会提出的意见建议,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贯彻到文件修改中,坚持全民创业,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中要有新突破,在确保社会公平上下功夫,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社会组织的参与度,修改完善好《意见》稿。
行政平台优化审批,融资服务为企业解渴,2011年至今年5月底——
广东扶持创业累计近30万人
在昨日下午举行的专题协商会上,广东省政协发布了《“加快我广东省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专题调研报告》。报告显示,广东创业带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广东省共认定68家小企业创业基地,入驻企业7181家,从业人员约43万人。2011年至今年5月底,全广东省扶持创业29.91万人,带动就业130.33万人。
362家创业基地带动就业25万人
报告解释了广东创业带动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原因。其中一个方面在于全广东省各地围绕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构建了高效的行政服务平台。
据介绍,全广东省各市地税机关在办税服务厅开通专用窗口,统一受理税务相关事宜,做到专人负责、优先处理、优先审核、优先审批,提供一站式服务,实现了为招商引资企业和创业者提供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行政审批服务。
特别是作为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广东省工商局在深圳、珠海、东莞、佛山顺德区开展的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大大降低了创业注册资金、场地审查的门槛,简化了前期审批程序,使政府工作重心后移,从“重审批轻监管”到“轻审批重监管”。
同时,我广东省围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打造融资服务平台,努力构建政府协调引导、银行重点支持、担保机构积极合作、企业主动参与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新模式,实现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与银行贷款服务的对接。2012年全广东省新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共计2.48亿元,相当于2011年的234.54%,有效地解决了创业者对发展资金的需求,极大地调动了企业“二次创业”和升级改造的积极性。
广东还围绕培育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搭建创业孵化服务平台。截至2013年一季度,我广东省各级人社部门认定的创业带动就业孵化基地362家,累计进驻企业2.69万家,已带动就业近25.17万人。到目前为止,全广东省68家小企业创业基地服务人员共3927人,85%以上的小企业创业基地能为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咨询、培训、市场开拓、投资融资等服务。
意识缺乏依赖心重创业教育亟待完善
报告也指出了我广东省存在创业观念落后、创业意识不强、创业氛围不浓、创业促就业倍增效应没有充分发挥等问题。
报告称,部分地区对于国家和广东省出台的创业就业举措,没有及时制定对接扶持政策和具体实施意见,缺乏强有力的贯彻实施机制,客观上削弱了政策的执行力度。另一方面,新出台政策宣传不及时、不到位,创业者对国家和我广东省创业优惠政策和服务缺乏了解,出台的措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失去了创业良机。
此外,部分失业、待业人员缺乏创业意识,思想陈旧、守家恋乡,存在严重的“等、靠、要”依赖性心理;部分*大学毕业生自身定位存在偏差,对临时性、阶段性、弹性就业不认可,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要求过高,对需要通过辛勤劳动才能创业成功的项目缺乏激情,缺乏根据现实调整自身创业目标的意识和能力。
报告还指出,我广东省高校创业教育薄弱,创业教育兴起较晚,且主要在大学阶段开始实施,教育内容缺乏实践总结。部分教学者缺乏创业经历和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创业教育的师资体系亟待完善。
对此,广东省政协建议,提高师资水平,交流培训经验,鼓励采用企业家现身说法等多种方式,增强创业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提高创业培训质量。同时,要鼓励高校选派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兼职或挂职,并鼓励更多相关行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企业家到学校任教,建立一支以专任为主、专兼结合、基本稳定的高水平创业教育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