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制造业发生舆情事件量居榜首 四成企业涉嫌违规

2013年8月20日来源:中国网
由中国社科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主办的“2013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在沪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3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3)》。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已连续第三年对中国企业财经类年度舆情作出整体分析,继《2010中国企业舆情与危机公关年度报告》、《2011年中国企业及企业家舆情报告》后,于近期发布《2012中国企业财经舆情年度报告》。

该报告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建立的中国公共事件数据库,从22000多起事件中搜集热度排在前5000位的热点事件中,选取2010-2012年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941起,在与2010、2011年企业财经舆情事件进行对比的基础上,着重分析2012年企业财经舆情,从总体舆情特点、宏观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重点行业企业舆情、不同所有制企业舆情、企业家舆情等方面进行探索。

蓝皮书指出,2012年中国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中,制造业舆情数量继续位居榜首。2012年影响较大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所涉行业中,制造业舆情以40.3%的比例,远远超出其他行业舆情,与2010的33.0%、2011年的34.8%相比,仍占首位且呈持续增高之势。

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类舆情位居第二,占比12.7%,较2010年的12.2%、2011年的9.2%都有所抬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舆情以10.0%的比重位居2012年影响较大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涉及行业的第三位,虽与2010年的10.1%基本持平,但比2011年的6.6%明显上升。

舆情研究实验室分析认为,引发舆情的主要原因多集中在产品/服务质量问题、企业内部管理问题和知识产权纠纷、产权交易等事宜。蓝皮书按照企业舆情引发关注的主要原因,将企业财经舆情事件分为宏观经济形势、经济政策、产品/服务质量、产品和服务价格、新产品/服务开发或举措、内部管理、薪酬福利/劳资纠纷、人事变动、环境污染、企业伦理、安全事故、知识产权/产权交易、企业上市、企业竞争、企业家言行、其他共16个类别。分析发现,产品/服务质量类舆情事件三年来不断攀升,从2010年的25.8%、2011年的29.9%一路升至2012年的32.7%,成为三年来该类舆情事件占比*高的一年。

内部管理类舆情高居2012年企业舆情事件所有类型的第二位,但比重三年来则呈持续下降趋势,由2010年的14.7%、2011年的13.9%降至2012年的12.4%。知识产权/产权交易类舆情三年来波动起伏,先降后升,2010-2012年分别占比:8.4%、5.8%、9.6%,2012年达到三年来该类舆情事件比重的*高点。

蓝皮书统计发现,超四成企业财经舆情涉嫌违法违规。2010-2012年影响较大的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三年合计则共有422起,占比44.8%,2012年比重为42.8%,比2010年的41.1%略有上升,比2011年的51.1%下降8.3个百分点。其中涉嫌违法违规的企业财经类舆情事件主要集中于产品/服务质量、内部管理等类别。

从企业舆情的地域分布上看,除部分影响较大的全国性或跨区域舆情事件外,北京、广东成为企业舆情高发地,其他省份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占比较低,且较为分散。其中,发生在北京的企业财经舆情事件较前两年连续上升,由2010年的11.2%、2011年的12.8%升高至2012年的15.7%;发生在广东的舆情热度较高的企业财经事件相比2010、2011年则不断降低,由2010年的11.8%、2011年的11.1%降为2012年的8.2%。

舆情研究实验室分析认为,北京、广东等地舆情高发,源于其本身就是中国企业的两大聚集地,舆情爆发的概率已相对较高;而北京又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广东则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镇,一旦舆情爆发即会引发全国乃至世界瞩目;同时,两地媒体都较为发达,公众的媒介素养较高,舆情一经曝光,影响更会迅速扩散。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