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力市场显露出新的抗压迹象,降低了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可能性。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作为全国*大的招聘网站之一,智联招聘在7月份发布的新职位数量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3%,达到该网站有史以来的次高水平。
智联招聘的业务扩张,再加上招聘程序从“线下”到“线上”的转移,意味着该网站招聘广告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常态。不过即便如此,7月份的新职位增幅高于自2011年1月以来45%的月度平均同比增幅,表明企业的招聘意愿增强。
每年7月份都是中国大学生毕业的时间。因此,当月新职位增速略微加快或许是一个令人欣慰的迹象,表明毕业生有就业机会。
另外,美世咨询公司(Mercer)对500多家企业第二季度人力资源计划进行的调查也显示,企业的招聘计划温和改善,受访者平均预计空缺岗位将增加2.2%,增幅高于*季度的2.1%,与以往相比,这一比例并不高,但表明企业总体上没有裁员。
花旗集团中国经济学家丁爽称,劳动力市场的改善与整体经济环境是相符的,这也降低了政府推出刺激措施的可能性。但丁爽也称,增速回升的势头能否持续,仍有待观察。
并不是劳动力市场的所有迹象都是乐观的。中国官方以及汇丰控股分别编制的两项采购经理指数(PMI)都显示,中国制造业正在裁员,其中汇丰PMI显示的裁员速度尤为显著。
不过也有一些迹象显示,服务业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制造业放缓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