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江干区发出全球人才召集令
2012年7月24日来源:
站在钱江新城城市阳台上俯眺,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车辆在宽阔的六车道上畅通无阻,新城中轴线上造型独特、“天圆地方”的现代建筑就是杭州的“市民中心”,与此遥相呼应的是宛如一弯新月横卧钱塘江边的杭州大剧院,还有那高端商品集聚的24万平方米购物城。这里就是杭州市江干区——浙江省繁华的交通枢纽汇聚地、杭城的门户商圈、未来的行政中心区。
与正热火朝天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步,江干区的招才引智工作也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引进海内外*创业创新人才的“百人计划”,促进浙商回归、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战略,都是江干区近年来力度*大的引才、招商项目。
“到2016年底,人才资源总量达到16万人以上,其中高端人才127名以上。”这是江干区新近提出的引才目标。确实,这个杭州的“*城市门户”今后联结的不仅是省内的经济热点地区,而且将辐射整个长三角,并力争打造“国内*的现代化中心区”。
*的区位优势助推发展
江干区,东毗钱塘江,西依西子湖,中贯京杭大运河,高铁、高速、地铁、公交、水上巴士、中短途公路客运站在此汇集,是杭州乃至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随着杭州“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的实施,江干区正成为杭州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经过几年的城市化建设,江干的城市空间全面打开。据估算,今后5年,全区可供出让土地总量将超过1万余亩,其中商业公建用地1000亩以上;全区还有可开发的10%留用地约3000亩;未来五年,更是将建成1000万平方米以上的商业楼宇。同时,占地4万平方米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园也在计划建设中。
优越的创业环境释放“强磁场”
工商为本、经商致富的重商、尊商精神使得江干成为民营经济活跃和发达的地区,西子联合、祐康集团、万事利集团都在此起步和快速成长。如今,江干已有全国民企500强8家,境内外上市企业5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56家。
优势互补下,金融、商贸、科技等第三产业的集群效应开始释放强大磁场,江干在长三角的商业地位更加凸显。为实现进一步提升,该区仅去年固定资产投资就达343亿元。作为杭州市建设“购物天堂,美食之都”重要载体的中国杭州(九乔)国际商贸城,为打造长三角南翼金融中心的杭州金融城和钱江金融城,以及浙江省仅有的两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的省国家大学科技园已经初具规模。
丰厚的政策优势初显集聚效应
去年,江干区正式启动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 计划从2011年到2015年,引进100个带项目、带技术的海内外高层次创业创新团队和个人。这是江干区近年来力度*大的招才引智项目,一旦被列入该计划,将获得有关部门在项目、贷款、财政、住房等全方位扶持。如自主创业企业*高可获得500万元创业启动资金和两年内*高500万元银行贷款的全额贴息;对特别突出的创业项目,更是实行“一事一议、上不封顶”的政策;对*创业3年内失败的企业经评估后再次创业,可再申请不超过1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资助。对引进的创新人才,将给予*高60万元的安家补助。据了解,“百人计划”实施第1年,共评审出创业项目8个、创新人才11名,兑现资助资金1140万元。
丰厚的政策优势对于创业创新人才的吸引作用已渐显成效,目前,全区累计培养和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人选2名,浙江省“千人计划”人选3名,杭州市“521”计划人选2名,初步形成了高层次人才在江干集聚发展的良好局面。
接下来,江干区还将借助打造“浙商总部中心”的契机,支持浙商回归,大力引进信息服务、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核心产业的领军人才和核心大项目,“求贤若渴”的江干正静候各方才俊。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