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中国城乡就业人员超7.64亿 数千万下岗职工再就业

2012年7月19日来源:新华网

    就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作为世界上人口*多的国家,我国就业问题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任何国家都无法比拟的。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工作,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就业局势保持稳定。2011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了创纪录的1221万人,全国就业人员超过7.64亿。

  数千万国企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

  56岁的崔介生曾是天津火柴厂下岗职工,在天津市和平区劝业场街牵头的“大篷车再就业直通车”招聘中,他被和平区花园路社区看中,成了一名社区劳动保障协管员。

  上世纪90年代末,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比较集中,再就业门路有限,就业形势一度十分严峻。经过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国家明确了一系列促进和扶持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政策措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自此付诸实施。

  其内容包括:通过促进经济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创造更多就业岗位;通过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鼓励自主创业、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通过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强化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

  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使3000多万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得到妥善安置,先后有2800多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成功实现了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向失业保险制度并轨,基本解决了体制改革遗留的下岗职工问题。

  化解了新一轮青年就业高峰的压力

  “如果不是创业园提供这么多优厚政策,我的企业可能早被扼杀在摇篮里了。”吉林大学地质工程专业在读博士马银龙和5位同学共同创立了一家切削刀具公司,2011年公司实现销售额40万元,利润超8万元。

  过去几年,我国正处于新一轮就业高峰期,80年代中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就业年龄,高校毕业生和其他新成长劳动力就业压力*。正是由于有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强力拉动和积极就业政策的有力支撑,就业规模不断扩大,才有效缓解了就业高峰的压力。

  “十一五”期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5700多万人,年均比“十五”期间多增加210万人,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4500万人,2700万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稳定,770多万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2010年末全国城乡就业人员达到7.61亿。

  国际金融危机下成功“保就业”

  “我们有7家分公司取得困难企业认定手续,到2009年12月,7家分公司的24209名职工享受了社会保险补贴,核定社会保险补贴7907万元。”石家庄常山纺织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张莉说。

  在更加积极就业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快速扭转了2008年下半年城镇新增就业下滑的局面,2009年下半年就业状况已基本恢复到金融危机之前水平,2010年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168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3%以内;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维持在70%以上。

  农民工就业基本稳定,全国农村外出劳动力达到1.53亿,比2008年增加1300万人。率先实现了经济回升向好和就业稳定增长,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就业结构显著改善

  随着城乡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统筹城乡就业政策和服务的支持下,大批农业富余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就业,城镇化和二元经济转换取得实质性进展。

  2011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为34.8:29.5:35.7。其中*产业就业比重继2003年稳定下降到50%以下之后,2008年又进一步下降到40%以下。

  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由2002年的21.4%上升到了2011年的29.5%,年均增加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的比重则由2002年的28.6%增加到2011年的35.7%,年均增加0.7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过程中,加快建立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初步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就业新格局业已形成并逐步走向完善。(记者徐博)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