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面向全球招才引智 要待遇留人更要感情留人
2011年8月31日来源:大江网
大江网讯记者尹坤报道:江西要实现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离不开人才的保证和智力的支持。“十一五”期间,江西面向全球招才引智效益初现端倪,“人才强省”之路越走越宽。
引进高层次人才迎来“春天”
“我省出台优惠政策,连续3年面向海内外‘招贤纳士’,刚性引进博士以上高层次人才1100多人,效果之好*。”在今年1月17日召开的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江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揭赣元如是介绍,全省五年共选拔省级以上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37人、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04人。
待遇优厚是留住人才的“刚性”需求,如南昌大学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除享受每年20万元人民币的岗位津贴和国家有关规定提供的工资、福利等待遇,提供200万元的科研启动费外,还提供住房一套或住房补贴30万,安家费5万,配偶随调,安排子女就学等等优惠条件。如此“周到”安排,解决了很多专家学者的后顾之忧。
据悉,2010年末江西省博士后站总数达到55家,进站总人数增加到198人,产生经济效益3.94亿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近5倍、5.2倍和8.4倍。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653”工程,累计培训10万人次,8.6万人次通过评审取得*专业技术资格。
高技能人才成为市场“新宠”
“高技能人才是技能人才队伍的龙头,是实现就业稳定就业的领头羊,培养大批的高技能人才,既是市场的需要,也是现实的渴求。”在今年召开的全省高技能人才工作座谈会上,江西省人保厅副厅长刘滇鸣给出了他的看法,“十一五”期间,全省共有1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2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3个单位获得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
“我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公司的重视和培养,未来还有很多困难在等着我。”被评为“第十届全国技能手”,现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具钳工的万仁义在对评价自身工作时如是说。
据悉,“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启动实施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共培养高技能人才23.6万人,完成职业技能鉴定120余万人次,比“十五”期间增长近一倍。全省技校在校生18万人,比“十五”期末增长78%,技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
既要待遇留人更要感情留人
据江西省外国专家局引进处有关负责人介绍,每次专家到位之前,他们都要从细处着手,在生活和工作上时刻做好服务工作,使外国专家能够全身心在项目单位进行指导和工作,充分贡献他们的聪明才智。“我们把近几年来赣提供过帮助的外国专家建档存册,把这些远方朋友时常记在心上。每年圣诞节,我们都要向他们及所在的专家组织寄去贺卡,送上一份祝福。在平时,我们也通过互联网,联系工作,互致问候。”这位负责人表示。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强烈地震,江西省外国专家局引进处的工作人员及时与聘有日本外国专家的单位沟通,帮助南昌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日籍专家谷口泰朗与日本国内建立联系,给家人送去关心和问候,很好地稳定和安抚了专家情绪,让谷口博士很受感动。
据悉,“十一五”期间,江西省先后实施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专家项目1000多项,引进外国专家2600多人次,解决技术难题1619项,直接产生经济效益16.2亿元,外国专家数量从“十五”期末的每年800多人次增长到“十一五”期末的每年3000人次。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