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收入阶层去年CPI涨幅4%
2011年2月24日来源:北京商报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近日发布了《北京市2010年暨"十一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北京市去年低收入阶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收入阶层CPI)同比上涨4%,高于全市CPI 1.6个百分点。
"低收入阶层CPI之所以高于全市均值1.6个百分点,是由于其对食品的支出占其总支出的比重高于其他阶层,对物价上涨的反应更为敏感,而去年食品价格的上涨表现突出。"上述统计局相关负责人坦言,相比之下,低收入阶层CPI与居民感受到的实际情况更贴近,为政府有针对性地制定补贴政策提供重要依据。去年相关部门大幅度提高*低生活保障标准及职工*低工资标准,也正是参考了这一数值。
数据显示,北京市去年全年CPI同比上涨2.4%。CPI八大类指标中,低收入阶层食品类、衣着类、居住类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全市水平。其中食品类价格中全市上涨5.5%,低收入阶层上涨7.9%;衣着类价格中,全市下降1.6%,低收入阶层上涨了2.8%;居住类价格中,全市上涨了5%,低收入阶层上涨了6.5%。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认为,目前,在食品类价格上涨中表现突出的蔬菜价格出现了普遍回落,北京市未来低收入阶层CPI将不会呈现过快上涨,但是住房租金价格的上涨,为低收入阶层CPI的上涨带来了压力,因此在防通胀的同时,如何保障低收入阶层生活少受通胀影响也是重点。
为此他建议应从行政、金融和税收三方面进行调节:行政方面,考虑适当增加对低收入阶层的生活保障,如继续提高*低工资标准;在金融政策上,增加对三农产业的信贷支持,从资金层面鼓励科技农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大市场供应;在税收层面上,个人所得税的免征额可适当提高,保障低收入阶层的收入。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