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企业来川揽才遇冷 招60人仅收到5份简历
2010年10月21日来源: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我们计划招聘60人左右,*后只收到5份简历。”昨日,一场针对应届毕业生的大型招聘会在成都蜀都英汇人力资源市场举行,300多家招聘企业中,上海、深圳等发达城市的不少企业收到的简历,还没有职位数多,而四川本地企业多数都收到了几十到上百份不等的求职简历。
有关人士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与一线城市生活成本高等有关。
月薪超2000元 上海企业招不到人
昨日上午,蜀都英汇人力资源招聘大厅内,挤满了求职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明年即将毕业的应届毕业生。招聘的用人单位有四川本地企业,也有上海、深圳、重庆等外地企业,提供的多数岗位都不要求“工作经验”,因此适合应届毕业生求职。
“招聘会之前,我们已经在一些网上发布了招聘信息,通知了一些学生。”上海新聚仁机构负责人史佩红说,这次他们计划招聘60-100名房产销售人员,大学生试用期待遇1700元/月,转正后保底2200元/月,“根据业绩销售情况提成下来,一般一个房产销售人员的年薪在10万元左右。”而出乎史佩红意料的是,到上午11时,他们一共只收到5位大学生的求职简历。
与上海企业一样,现场招聘的一些浙江、福建等外省企业招聘效果都不甚理想。
与之相反的是,本地多数企业收到的简历都不少。“我们今天招聘8人,收到了70多份简历。”成都一家网络公司的招聘人邓先生说。
生活成本高 学生不愿“东南飞”
“上海、深圳等地的花销大,但工资并不见得比成都高多少。”西南科技大学的王虹说,现在很多外地企业针对大学生开出的待遇,其实与四川、重庆企业的差不多,“比如深圳企业开出月薪3000元,相同职位在成都不少企业也会超过2000元,如果算上房租等生活成本,肯定还是在本地工作划算一些。”
王虹说,她的一个学姐去年签约到深圳一家企业做内刊,开始工作时月薪只有2300元,现在涨到了3000元,每月扣除房租、吃住外,根本没有多少剩余的钱。“我亲戚的小孩毕业后在广州工作了一年,*后都回到成都来工作了,”王虹说,广州、深圳等地的“工作压力、生存压力太大了”。
不少应聘的大学生都表示,在北、上、广等地就业,如果待遇不如四川,肯定不愿意去。当然,也有不少大学生表示愿意到北京、上海等发达城市上班,一方面可以增长见识,另一方面也可学到更多的东西。
人才市场:房价是一个主要因素
针对昨日招聘会出现的情况,蜀都英汇人力资源市场部门负责人古娟说,从去年、前年开始,出现了部分在发达城市上班的人,回到成都求职的小浪潮,“其实房价是一个主要因素。”
古娟说,不少大学毕业生内心都有到发达城市工作的想法,实际上每年去上海、宁波、深圳、广州、苏州等相对发达城市工作的人也不在少数,但*后反馈的结果就是,在成都以及省内二线城市工作的同学已买房买车,而部分在发达城市工作的同学还在为买房子焦头烂额,这类信息肯定对现在大学生求职有一定的影响。
“不过,我觉得在大学生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不管一线城市还是二线城市,只要有合适的工作机会,还是应该去。”古娟认为,如果在一线城市工作一两年觉得生活压力大,完全有条件再回到二线城市重新择业,“那时候回来也有重新择业的资本了。”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