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无锡:企业工资涨幅保持5%-10%左右

2010年6月25日来源:中工网
 
    无锡市总工会:深化工资集体协商  助推经济转型发展

    多年来,无锡市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富民利民、创建和谐企业的重要手段,扎实推进,不断深化,取得了明显成效。至2009年底,全市工资集体协商企业达31609家,建制率达建会企业的93.2%,其中单个企业建立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数为17939家,签订行业、区域工资集体合同1202份,覆盖13670家小企业;全市已有30多个行业开展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覆盖近3000家企业;企业职工的收入逐年提高,大多数企业近年来工资涨幅保持在5%-10%左右。

    一、融入大局,完善机制,强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无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多次作重要批示,多次在全市大会上强调“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长效增长机制和实现富裕无锡目标的重要载体”。从2005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就把工资集体协商列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并作为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列入无锡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全市和谐创建行动纲要”、“富裕无锡行动计划”;2008年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等文件,明确规定2008年全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应达到建会企业的90%,2009年达93%,2010年达95%;在2009年无锡市委下发的《关于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幸福市(县)区”活动的决定》中将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要求重点责任部门每月汇报,市实事工程考核办每月考核,市委办督查处每季考评。全市各级人大、政协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深入基层检查工资集体协商工作。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机制是有效、持久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保障。首先是健全组织保障。2005年,我市在市三方机制的基础上,成立了由市分管领导牵头,由市政府办、人保局、总工会、经信委、工商联、企业家协会、安监局等部门联合组成的市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明确工作职责,定期召开例会,专门制定下发《无锡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运行规则》、《无锡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考核细则》等文件,并把网络覆盖到市(县)区、镇、村和一些大企业,整合组织资源,形成联动机制,合力推进工作。市总工会始终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工会重点工作,先后与劳动、经贸等部门联合下发《无锡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等文件,在集体合同中突出了工资集体协商的规范操作。二是实行三级目标责任管理。市总工会会同劳动部门等每年与各市(县)、区签订《工资集体协商目标责任书》,分解目标任务,将工资集体协商建制情况与经济责任制、评先荐优紧密挂钩,实行一票否决。三是开展系列推进活动。工会和劳动部门共同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规范企业劳动用工规章制度”等活动,把工资集体协商作为重点内容和考核评价的主要标准,促进工资集体协商工作深入开展。四是注重队伍建设。在全市培育了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责任心强、方法灵活的工资协商指导员队伍,深入基层指导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前,全市已有市、县(区)、街道(镇)、社区(村)四级工资协商指导员2362人,其中186人获得无锡市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证书。五是指导企业规范操作。市总工会与劳动部门共同制定《无锡市实施区域(行业)集体合同签订工资集体协议、劳动安全与卫生制度的指导意见》,编发《工资集体协商培训参考资料》,要求并指导企业、行业(区域)建立集体协商台账,进一步规范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程序。

    为增强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建设的推动力,今年,我市已将《无锡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条例》列入市人大一审计划。

    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高工资集体协商的质量近年来,我市在不断拓展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的基础上,认真研究不同区域、行业及企业的问题,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着力提高协商的质量。一是分类建制,建立全方位的工资集体协商体系。规定凡是建立工会的企业或50人以上的企业都要独立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没有建立工会的企业,由上一级工会与企业进行协商,逐家单独签订工资集体合同。对行业特点比较明显的地方,尽快指导组建行业协会、行业工会,探索行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新途径、新机制。二是分层推进,建立多层次的工资集体协商体系。规定集团型企业,母公司、子公司、分公司(分厂)都要分层开展工资集体协商,使工资集体协商更有针对性。江阴市澄江集团等多个企业在集团层面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同时,下属子(分)公司和是独立法人的企业,都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三是分类确定协商的主要内容,增强协商的实效性。生产经营和效益一般的企业,突出协商企业*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支付、加班加点工资及工资增长幅度。生产经营和效益相对好的企业,主要协商调整工资分配制度、调整工资增长比例,制定企业计时、计件、岗位工资标准,加班加点工资和奖金分配。生产经营和效益较好的企业,除协商上述内容外,还就企业职工公积金缴纳基数的标准进行协商。四是因企制宜制订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文本。市人保局和市总工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地实际,分类制订了各类企业、行业工资集体合同文本,下发给各基层工会组织,进一步提升了企业、行业工资专项集体合同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我市企业类型和行业分布的结构状况,近年来我们积极在中小企业、非公企业相对集中的区域开展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目前,我市区域性、行业性工资集体协商已形成了四种主要模式。一是主体求同型。如宜兴市电缆和采茶行业,行业协会与行业工会两个主体高度统一,达成共识,所属各企业在行业工资集体协议的框架下,签订了复合工资集体协议。二是企业跟进型。惠山区前洲、洛社两镇的机械机电行业共40多家企业,工会向机械机电行业协会发出要约后,经双方多次协商取得一致,签订了行业工资集体合同,各企业以行业集体合同为依据,结合企业实际二次协商、签订执行协议。三是区域向行业细分型。宜兴市和桥镇北庄村于2002年建立区域工资集体协商和区域职代会制度,2008年该村工会将编织、机械加工两个行业分离出来,单独开展了行业工资集体协商,使协议的履行效果、职工权益的维护力度、职工代表巡视监督效果,得到了明显增强。四是行政主导型。江阴市徐霞客镇先后由行政部门牵头,在无纺布行业、金刚石行业、涉农行业建立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效果相当明显。

    三、培育典型,营造氛围,加大工资集体协商社会支持度为了提高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社会认知度,我们努力培育典型,营造氛围,加强正面引导。

    一是利用媒体广泛宣传。通过报刊、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宣传工资集体协商的意义和作用,宣传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法规政策。同时,我们连续三年在宜兴市、惠山区前洲镇、无锡长江机械有限公司、无锡市飞马塑业有限公司等组织召开工资集体协商现场观摩会,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二是发挥市协调劳动关系组织网络的作用。整合各成员单位力量,深入各市(县)区、镇(街道)、工业园区和企业开展咨询服务、知识竞赛等活动。深入外资企业集中的无锡新区,向外资企业董事长、总经理和工会主席宣传工资集体协商的法规政策、工作流程。每年组织各方对市(县)区、乡镇(街道)和企业进行联合执法检查。三是加强培训。在市劳动关系协调委员会的指导下,对区域内骨干企业、中小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工会干部及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进行培训,着力提高他们的法律政策水平和协商能力。四是加强对典型的培育。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典型“511”计划(即全市选树500家典型企业,各市(县)区选树100家典型企业,各镇(街道)选树10家典型企业),并分级建立电子档案,以此推进面上的工作。

    经过多年的积极探索实践,我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呈现出企业和职工双方和谐共赢的局面。2009年,我们分别对800名企业*管理人员、2000名企业职工及1800名工会主席进行了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主要体现了“五个明显”:一是工资集体协商的认知度明显提高。数据显示,对企业是否应该建立工资协商制度的问题,800名*管理人员中,99.3%回答了“是”;对2000名职工的调查中,认为“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工资集体协商机制的”占被调查人数的99.6%;认为“通过工资集体协商能改善职工工资水平的”占74%;对1800名工会主席的调查中,对于“企业建立工资协商制度是否是企业建立职工工资长效增长机制的主要途径”的问题,所有工会主席都回答“是”。二是工资集体协商使职工收入明显增加。调查结果显示,我市近几年企业工资增长幅度大多数在5%-10%,职工年人均收入大多数在1.5-3万元。三是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明显务实。调查显示,企业工资集体协商更趋向职工关注的重点和切身利益问题。“协商计时工资标准”的企业占48.5%;“协商计件工资标准”的企业占52.5%;“协商各岗位工资标准”的企业占56.8%;“协商加班加点工资计算基数”的企业占60%;此外,企业年金、职工住房补贴、女职工孕产哺乳期职工补充保险 、职工福利、奖金分配及病事假等特殊情况下工资标准都作为企业的协商内容。四是工资集体协商的调节作用明显增强。认为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程度与开展工资协商前进行比较“变好了”的占96%;企业经营发展情况与开展工资协商前比较“变好了”的企业占95.7%; 1800家企业中认为对协调劳动关系“有明显作用”的占81.8%;对调动职工劳动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有“明显作用”占74%.五是工资集体协商给职工的感受明显向好。调查问及职工对企业工资协商的感受时(多项选择),认为“自己的工资增长了”的占68.5%;认为“工资分配更加透明合理了”的占56.2%;认为“职工对企业工资分配有发言权了”的占48.3%;认为“企业劳动关系更加和谐了”的占73.8%;认为“企业工会地位提高了”的占52.9%.在市委和全总、省总领导下,在全市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职工的诉求相比还有距离,我们将不断完善机制,提升协商质量,为促进企业和谐发展、实现职工体面劳动、共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积极的贡献。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