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首次召开人才供求信息新闻发布会
2009年6月3日来源:城市国际在线
“从用人单位提供岗位的职位供求比来看,博士研究生职位供求比是1:1.64,硕士研究生为1:2.13,本科学历人员为1:4.61,大专以下学历人员(含大专)为1:2.62。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求职相对容易,本科学历人员就业难度*大,平均4.61个本科生争一个职位。”昨日(5月31日),我市*召开人才供求信息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我市今年*季度人才供求信息有关情况。
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邹家军出席了新闻发布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顾达华围绕“岗位类别、专业要求、技能情况、用人单位提供的薪酬情况和求职人员学历结构”等相关情况进行了人才供求信息的分析。
我市*季度人才供求信息主要来源于江门人才网、中国电信江门分公司114招聘网及全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市人事局专门组成调研小组,深入我市10家具有代表性的企业及职业中介机构进行了实地调查,将采集的样本数据与*季度人才供求信息进行了综合统计。
关于大环境
岗位供不应求
*季度我市用人单位通过人才招聘会和人才网,提供招聘岗位共20918个;通过网上和现场登记的求职者共58271人,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6248人,占求职者总量的10.72%;职位与求职者的供求比为1:2.79,招聘岗位供不应求。
顾达华说,在全部职位类别中,供求比*高的前5类共需招聘7109人,共有9444人应聘,供求比是1:1.33,其中工业工厂、技工类1:1.08,市场营销类1:1.35,客户服务类1:1.45,金融证券、保险类是1:1.64,文教法律类是1:2.3。这反映了用人单位提供的岗位职数基本能满足求职者的需求。供求比*低的前5位共需招2953人,共有13897人应聘,供求比1:4.71,其中百货、连锁、零售类1:6.36,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1:5.88,电子、通信、电气类1:4.38,旅游餐饮、宾馆饭店类1:4.2,财务类1:4.10。这反映了用人单位提供的职位不能满足求职者的需求,求职者的就业压力比较大。
关于薪酬
6成求职者选择月薪面议
据统计,求职者当中选择月薪面议的占62.79%。“薪酬是个人价值的标志,受当前经济环境与供求关系的影响,求职者存在既不希望贬低自身的价值,又惧怕丧失就业机会的矛盾心理。”顾达华分析说,求职者希望获得更多的面试机会,期望通过薪酬面议来提高成功就业的机率。这个想法与相当一部分企业希望通过网络平台收集求职者信息后择优面试的做法对接不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就业对接率。
从用人单位提供岗位的薪酬来看,月薪1000元以下占总量的23.06%,月薪1000—1500元占15.11%,月薪1500—2000元占23.24%,月薪2000—2500元占13.95%;月薪2500—3000元占13.46%;月薪3000—4000元占6.58%;月薪4000—6000元占3.31%;月薪6000—1万元占0.79%;月薪1万元以上占0.50%。
通过对不同薪酬的招聘岗位分析可发现,月薪1000元以下的岗位一般都是后勤工作,对求职者的学历要求基本上是高中或中专以下;月薪1500—3000元的岗位一般要求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备一般技能;月薪在3000—6000元间的岗位,要求具有本科学历或是高技能型人才;月薪6000元以上的岗位,要求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且有丰富工作经验的高层次人才。调查结果显示,企业的高收入岗位主要集中在部门经理、项目经理等企业中层以上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高技能人才,薪酬信息反映了企业技术人才、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比较紧缺的情况。
关于就业率
高校就业率不如中专、技校
召开新闻发布会前,市人事局对我市两所高校(五邑大学、江门职业技术学院)和3所重点中专、技校(市*技工学校、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江门幼儿师范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我市两所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受到当前经济形势的影响,相当部分系(学院)的就业率有所下降,一些传统上招生规模较大的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遇到困难,就业前景不容乐观;我市3所重点中专、技校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却比去年同期略有上升。
据调查了解,目前我市两所高校应届毕业生的就业渠道主要有:到本市企事业单位就业、参加“三支一扶”、报考公务员、报考村官、到外省、市就业和自主创业等,其中以应聘到本市企事业单位工作为就业主渠道,因此,在加大对“三支一扶”、“报考村官”、“自主创业”等就业方式的宣传和后续服务力度的同时,我市要落实好减轻企业负担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为企业招聘毕业生提供便利。
反观我市3所重点中专、技校,各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较高。截止到5月中旬,市*技工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为1828人,其中1810人已就业,就业率为99%,比去年同期上升0.8%;市理工职业技术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为578人,其中576人已就业,就业率为99.83%,比去年同期上升0.35%;江门幼儿师范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为798人,已全部就业,就业率与去年同期一样为100%。据悉,*技工学校各专业就业率*低的也有96.2%(装潢),有几个专业的就业率达100%(车工、钳工、钣金、酒店管理等);江门理工职业技术学校除了电子商务和物流管理两个文科专业的就业率分别是98%和97.2%外,工科类各专业的就业率均为100%。
这说明3所重点中专、技校开设的专业和设置的课程与企业的需求基本对接,培养的学生适销对路,毕业生就业前景比较乐观。
多种因素造就
本科生就业*困难
据悉,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主要原因有5个方面。
一是由于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本科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新增加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本科生普遍希望能当上“白领”,但新增加的岗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的企业,本科毕业生期望当白领与“白领需求不足”的状况形成巨大的落差。
我市*季度求职者中,本科学历人员共9003人,占求职者总数的15.45%,而企业提供给本科学历人员的招聘岗位只有1954个,占岗位总数的9.34%,需求本科学历人员的职位与本科学历求职者之比是1:4.61。
二是本科毕业生的培养方式与市场需求难对接,一些高校在专业及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盲目性,专业趋同现象严重。此外,一些学校忽视产学研结合,沿袭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动手能力欠缺,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据统计显示,我市*季度用人单位提供给本科学历人员的岗位主要是总经理秘书、外贸业务员、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财务总监、国外市场部经理等,普遍要求具有几年工作经验,有实际操作能力;而许多本科毕业生缺乏实际操作能力,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许多企业宁愿招收有一技之长的技校生或中专生,也不愿意招收缺乏技能的本科毕业生。
三是我市企业对本科毕业生的招聘主要通过校园招聘会、网络平台、熟人介绍、人才市场等渠道,由于大学生职业定位飘忽,在投放求职表时往往一表多投,导致用人单位招聘成本增加,落实成交难度增大,招聘效率不能及时满足双方的需求。
四是本科毕业生就业观念较落后,求职期望值过高。调查结果表明,本科毕业生择业时大都希望从事经理助理、外贸业务员、机械工程师、行政文员、项目经理等岗位工作,并且普遍选择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就业,在求职时首先关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影响招聘成功率。
据对*季度人才供求信息统计分析,本科、大专、中专学历求职人员期望的平均月薪分别是2190元、1843元、1633元,但用人单位提供给本科、大专、中专学历人员的平均薪酬分别是1975元、1646元、1355元。就所有本科学历人员而言,用人单位提供的月薪情况是:1000—2000元的占41.1%,2000—3000元的占35.62%,3000—4000元的占9.58%,4000元以上的占13.7%,而其中提供给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月薪普遍在2000元以下,这与本科毕业生对薪酬的期望值相背离。此外,本科毕业生普遍不愿意到待遇和就业环境相对较差的地区、行业和单位就业,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思想,导致本科毕业生成为就业难度大的群体。
五是随着就业环境的变化,部分用人单位盲目提高录用标准,“低岗高配”,使用博士、硕士研究生从事本科生的工作,本生从事大专生、中专生的工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度。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