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 ||||
|
||||
|
据安徽日报报道 就业是*大的民生。省统计局*新发布数据,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全省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持续优化。今年以来,全省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8.1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超过六成。
省统计局介绍,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52年,全省就业人员总数为1533.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51.7%。改革开放初期,就业人员总数上升到1873.4万人,由于全省总人口增幅较大,就业人员总数占总人口的比重下降为39.7%。至2018年末,就业人员总数4385.3万人,是1952年的2.9倍,是改革开放初期的2.3倍,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幅上升至69.3%。就业人数的大幅增长,有力保障了全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就业结构持续优化,见证着经济的快速腾飞和社会全面进步。 1952年,全省*、二、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为95.2∶2.8∶2.0,就业渠道以农业为主。到1978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比例转变为81.7∶10.3∶8.0,农业仍占*优势。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就业人员从*产业大量转移到第二、三产业,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2005年,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就业人数之和*超过*产业。 2012年,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产业,成为吸纳就业的*主体。至2018年,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就业人数比例为30.9∶28.8∶40.3。
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初期,城镇就业人员中,国有、集体经济就业人员所占比重高达90%以上。 1978年全省城镇私营个体就业人员仅有0.7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不足0.04%,90%以上就业人口均在农村。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多种所有制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人们的择业观念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如今,“自主创业”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2018年末,全省城乡私营企业从业人员和个体劳动者1410万人,占全部就业人员总数的近1/3。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