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密 码
企业 个人
忘记密码? 会员帮助



搜索人才简历
网上招聘
搜索职位
编辑发布简历
职场资讯

两千万城市农民工面临失业 是去是留两为难

2009年2月13日来源:中央电视台
失业农民工 是去?是留?

节目导视:金融风暴来了,两千万农民工面临失业,面对生存与发展,城市与农村眼下到底哪里优势更多,失业农民工是该及时返乡务农创业,还是该留在城里等待工作机会。《新闻会客厅》今晚关注失业农民工留城还是返乡。

李小萌:欢迎来到正在直播的《新闻会客厅》,其实不想走,其实我想留,一句情人之间倾诉衷肠的歌词,现在用来形容很多在城市当中寻找工作机会的农民朋友的心情恐怕也很贴切,城市农村走还是留,一个艰难的抉择,希望通过我们今天的节目可以找到一些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今天节目我们请到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刘尚希教授,欢迎您。

刘尚希:你好。

李小萌:旁边一位是媒体评论员童大焕,也欢迎您。一上来我们先一起来看一个记者在北京一家劳务市场进行的调查。

【在现场:返城农民工小调查】

记者:刚下车,是来北京打工吗?

返城农民工:对。

记者:您从哪来?

返城农民工:从河北,秦皇岛的。

记者:你们都是?

返城农民工:嗯。

记者:都是一个村的还是?

返城农民工:都是一个村的。

记者:已经找好工作了吗?

返城农民工:对。

记者:找什么工作?

返城农民工:印刷厂。

记者:印刷厂,现在家里出来打工的多吗?

返城农民工:还挺多的,我们村来说就得有二三百人。

记者:有没有决定不回来的,接着在村里?

返城农民工:没有。

记者:留在家里能干什么?

返城农民工:种树,种地是很小的一部分,因为那边是山区。

记者:现在谁在家里种树?

返城农民工:父母,家里也没有多少地。

记者:你觉得留在家里没有什么发展?

返城农民工:嗯。

记者:您这是刚下火车?

返城农民工:嗯。呼和浩特。

记者:没浇完你们就出来了?

返城农民工: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

记者:你们这出来更没人浇地了。

返城农民工:家里都没人了。

记者:家里都没人了,也都出来打工了?

返城农民工:对,都打工。

记者:像您这个工程比较稳定,有没有现在出来不好找的在广东那边的?

返城农民工:有,广东那边不好找,好多厂都倒闭了。

记者:那他们怎么办?

返城农民工:他们回来了,有的不去了。

记者:不去了,他们怎么办,他们是选择留在家里还是?

返城农民工:上别的地方。

记者:别的地方,去什么地方?

返城农民工:上海、郑州,别的地方。

记者:他们过去再找还是?

返城农民工:过去再找,有老乡联系。

记者:还是没有人选择留在家里?

返城农民工:没有。

记者:我不知道像你们,如果留在老家有什么活可以做吗?

返城农民工:种地。

记者:种地。

返城农民工:家里面没有什么收入,现在都是打工。

记者:当地一些厂子什么的?

返城农民工:没有,乡镇企业都没有。

记者:从广州过来的?老家是哪?

返城农民工:老家四川的。

记者:今年回家了吗?

返城农民工:没有。

记者:从广东到北京来?

返城农民工:嗯。

记者:是已经联系好工作了吗?

返城农民工:联系好了。

记者:广东那边为什么不做了?

返城农民工:广东那边今年金融危机工资太低了,做不下来了。

记者:以前在东莞,在工厂里?北京联系的是什么工作?

返城农民工:北京现在来,过来再说。

记者:还没开始找?

返城农民工:对,过来再说。

记者:好找吗?

返城农民工:这个我就不太清楚了,我有老乡在这里,试一下。

记者:想没想过,如果工作不好找怎么办?

返城农民工:工作不好找就回家了呗,没有办法。

记者:现在比去年的工资落下来不少是吗?

返城农民工:30%。

记者:30%。

返城农民工:这边40。

记者:您做什么工作的?

返城农民工:搞水电。

记者:水电,你们呢?

返城农民工:我做餐饮。

记者:是大厨还是?

返城农民工:一般的。

记者:厨师是吧,餐饮现在落下来30%。

返城农民工:那不止。

记者:你们这水电呢?

返城农民工:我们水电一般15%、20%。

记者:15%,以前您?

返城农民工:一天施工。

记者:一天。如果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您会选择回家吗?

返城农民工:一般情况不会吧。

返城农民工:有事干谁出来,回老家干吗?

记者:干点小买卖什么的可以吗?

返城农民工:干小买卖,我们这个岁数做小买卖没有资本,拿什么做小买卖,现在小买卖不是你们想像的好做,说实在的。

记者:如果在宝鸡或者西安的餐馆离家还近一点,那好找吗?

返城农民工:也一样,比不上这儿,要好找我就回去找了。

记者:是没这工资高还是没这机会多?

返城农民工:没这机率高。

记者:这还是需要多一点。

返城农民工:对。

【演播室访谈】

李小萌:投奔老乡,薪水降低,工作机会难找,这是已经来到城市当中农民朋友面临的现实,当然也有人选择留在家乡,一上来先请两位嘉宾亮出的观点就是,在当下工作一段时间并不好找的情况下,我们该选择留在城市还是回到农村?

刘尚希:是,我觉得现在当前农民工失业情况下,应当首先考虑生存的问题,生存的问题首先在农村,生存他是基本上问题不大。

李小萌:我想先知道您的基本的立场和观点。

刘尚希:你现在在城里找不到工作没有办法了,钱花光了只能回去。刚才这个短片里面所讲的。

李小萌:是不得已选择还是主动选择回到农村?

刘尚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两种,一种是被迫的要回去,一种农村里头有机会也可以回去。

李小萌:如果请您提出建议的话?

刘尚希:我觉得找不到工作就不要在城里开展。

李小萌:可以暂时先回到家乡。

刘尚希:先回到家乡去寻找机会,去等待机会,不要盲目的在外头找。

李小萌:好的,大焕的观点。

童大焕:我的观点还是尽量留下来,城里面机会会多一点,留下来在哪里都是,目前失业状态下,在哪里生活都是一样的,先留下来,等待机会或者丰富一下自己。

李小萌:走还是留,我们两位嘉宾各执一词,怎么把我们话题展开,我们也做了一个话题方向的梳理,来看一下。决定农民工留在城市或返乡的条件,从近到远,从低要求到高要求的一个排序,我们先说说双重保障,不管是两位各自的观点怎样,都要解决目前一个生存问题,刘教授您的观点,回到家乡生存保障比城市好吗?

刘尚希:那当然了,农村对农民来讲有一块地,生存不是问题。第二,在城市一个钱已经花光了,另外我们都知道,农民工在城里没有社会保障,在这种情况下他又没有工作,他只能够回去,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再在城里待着已经毫无意义,一个是盲目在这儿等待,如果到处盲目找工作,恐怕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李小萌:在家乡可以提供农民朋友什么样保障?住吃?

刘尚希:对,住吃*基本的生存没有问题,再等待机会,再看新的信息,哪边工作更好找,再到哪个地方去,这样也能节省很多的精力,自己的财力。

李小萌:家人的询问和迫切的目光对他来讲是有利的好的一面还是需要逃避的一面?

刘尚希:家里头可能有压力,因为孩子要上学,可能需要各方面钱,现在失业了,在家里面没有现金收入,当然这种情况下,首先是生存,这是*位的考虑。

李小萌:好,大焕的观点。

童大焕:我的观点是在现在农民工缺乏基本实业保障情况下,目前农民工失业需要靠的,失业阶段靠的都是自己的积累,或者是亲戚朋友的协助、资助,土地不会自动生产出粮食或者什么东西来的。

李小萌:你觉得即便回到家乡去,也是需要其他人帮助才能有基本的保障。

童大焕:对。

李小萌:如果留在城市当中能有哪些生存基本的保障?

童大焕:留在城市跟留在乡村我说的是一样的,为什么?他们都依靠他们原有的积累,这个积累在今天货币化的时代可以跟随人走的。

李小萌:跟着人走的,您同意吗?

刘尚希:我觉得他的观点有一个问题,就是在城市生活的成本是高,在农村的生活成本低。再一个,农民工的技能是非常少,他可以说有一分钱就花一分钱,家里负担很重,这个时候他的积累不足以支撑他在城里头待下去,所以在这个时候尽可能应当是。

李小萌:同样是一百块钱,在城里可以花十天,在农村可能花二十天。

刘尚希:可以。

童大焕:但是您来回奔波的路费,这个本身现在路费也挺贵,这本身是一个成本。

刘尚希:那是,你不能来回奔波,来回奔波那钱花路上了。

童大焕:在城市生活主要成本是什么,就是房租,但是在农村你必须要有适当的投入,比如说投入农业生产建设,但是一旦投入遇到比如说去年南方雪灾,今年北方旱灾,遇到这种情况,投入同样可能血本无归。

刘尚希:对,到农村去,他回到家里,实际上他一个方面等待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去种地,如果种地,他需要投入,如果他不种地,等待机会,他吃饭,那过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工作,甚至参加一些新的培训的机会,也许更准确地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工作。

李小萌:所以关于生存保障的问题,刘教授的观点是说,回到家里毕竟吃住的开销要节省很多但,大焕观点是说积累或者是借机的东西,不管人到哪,会跟着人走的。所以选择,进入下一个条件更关键,哪有就业或者说创业机会更多,在眼下情况下。

刘尚希:从就业的这个角度来看,城里头就业的机会容易更多,但是看大环境了。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很大,珠三角这些地方就业机会也是不好的。这个时候回到农村去,现在国家出台一个四万亿刺激经济的方案,在农村建设,现在各方面也开始扩展开了。

李小萌:四万亿在农村转化成哪些就业机会?

刘尚希:有很多,农村乡村道路的建设,公共设施各方面,像山路建设等等,我觉得都可以吸纳相当一部分劳动力。

李小萌:在家门口也有就业机会。

刘尚希:家门口也有就业机会,关键是我们开动脑筋,要想办法。

李小萌:谁开动脑筋,是农民朋友?

刘尚希:农民自己要开动脑筋,再一个政府要指导,政府在这方面你要提供相应的信息,还有一些扶持的政策。

李小萌:刘教授的观点是在家门口有就业机会,大焕的观点。

童大焕:但是从我的观察,我过年回去,回家。

李小萌:您是哪里人?

童大焕:我是福建人,福建闽西的,从我的观察来说,这种就业机会好像并没有变现。

李小萌:目前还没有。

童大焕:这四万亿至少还没有变现,变为一个就业机会。

刘尚希:是逐步来的,我感觉四万亿项目他不能一下子马上变成项目,因为项目是一个逐步落实的过程,我回老家过年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县里头现在有一条铁路开工了。

李小萌:你老家是哪里?

刘尚希:湖南桃花江,桃花江这个地方非常漂亮,这条铁路开工了。按照以前,没有政府四万亿刺激方案那是不大可能的,但是这一次机会来了,吸纳了相当一部分人。

李小萌:是在工地周围这些返乡农民工成为主力吗?

刘尚希:这方面各方面人都需要,修一条铁路,我们原来有一条是单线,现在变成复线,需要吸纳很多农民工,就有机会了。

李小萌:其实大焕主张农民朋友留在城里,肯定你也是看到城市当中很多我们没有看到的就业机会对不对?

童大焕:对,除了就业,我们现在面临着很多工厂关闭,很多工厂关闭,就业机会肯定减少的,但是还有一个很巨大的创业空间,城市里的人很多,人很多比如说在城市一百块钱,他有可能一百块钱投入成本卖菜,摆一个小摊卖水果,可能一天可以挣一两百块钱。但是在农村你这一百块钱投进去,现在四万亿投资还没有变成就业机会的情况下,一百块钱投资农业,可能买几十斤钾肥就没有了,几十斤钾肥只是农业投入很小的一小部分。

李小萌:您刚才讲的卖菜,其实还是需要一些本金才能做的小生意,其实提供一些服务型产品自己不需要投入,这方面有什么样的就业机会在城市当中?

童大焕:这方面我觉得在农民工来说还不是特别现实,主要是大学生特别现实,但是这需要服务业开放。

刘尚希:要说到创业,我感觉还是主要农村熟悉这些工作,他创业更加容易一些,如果在城里头,他要去创业对农民工来说非常不容易,成本很高,信息不对称各方面的情况,非常复杂,所以到城里头主要是就业机会,被人雇佣,如果创业,回到本地在当地政府的支持、指导、帮助下,创业相对来说有更多的机会。

李小萌:两位专家的观点是不是符合现实,能否落地,我们要听一听来自农民朋友当中的声音,我们现在电话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在广东打工的胡小燕,小燕你好。稍候我们再连线她。其实像胡小燕在之前节目当中我们也请她参加过我们的节目,刚才两位的建议,我想她会有她的一些观点,待会儿我们听听她的声音。其实前面短片当中,我们的记者在采访一位已经到北京准备找工作的农民朋友说,别以为做小生意那么容易,刚才你说的,城里有机会,但是他们觉得并不容易。

童大焕:是,但是我要说的是,别以为在农村创业有那么容易,农村无论是交通物流环境,还有通讯环境,哪怕是水电还有行政服务环境,都远远不如城市。

李小萌:如果农民朋友在城市寻找工作机会,有一些什么样能够帮助他们尽快找到工作,比如说有一位农民朋友,他把他自己的简历,像大学毕业生那样写在纸上,表格非常条理化,他的工作一下子就比原来好找得多,还有什么样方式可以给他们一个借鉴?

童大焕:我觉得还是这里头更多的工作还是应该在政府部门,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我听说广东准备一年开不少于一万次的农民工专项招聘会,平均一天是多少次,所以我觉得这个机会更多的应该是政府来做。

李小萌:关于招聘会我们也关注过,真正打工的农民朋友在这样会当中找到工作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还有什么,留在城市当中的理由需要你进一步的跟进。

刘尚希:在城里头主要是农民工需要比较集中的地方,可能政府会开这样的招聘会,但是农民工需要小的这些地方,一般政府他对这些问题,可能不是摆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农民工的招聘会,刚才在北京打工这些人看得出来,他们有的很迷盲,有的是到了再说,因为在家里没事,反正现在打工积攒几块钱,现在来试试看,碰碰运气,实在不行再回去,他这些地方对农民来说,他的这种机会就是碰。

李小萌:像上次小燕就说,留在城市当中可能暂时也没有工作,在农村也没有工作,但是当有一个工作机会出现的时候,如果我留在城市,要比在农村可以更快的得到这样一个工作机会。

刘尚希:那倒是。

李小萌:那您现在可以说您的观点转变了吗?

刘尚希:没有,因为等待这个机会什么时候出现,要等多长时间呢,我口袋里的钱能不能等到那个时候了,等到我的钱花完之前,工作是不是到来了,这些都是不确定的。

李小萌:好,我们现在再看看小燕是否联系上了,小燕你好。

胡小燕:你好。

李小萌:感谢你再次参加我们的节目,跟上一次你参加我们节目比,现在你身边农民朋友,他们找到工作的人增加了没有?

胡小燕:还没有,因为现在很多工作还没有开起来。

李小萌:很多工厂还没有开业是吧?

胡小燕:对,还没有开工。

李小萌:那大概你接触的人群大不大,这些还在等待工作机会的朋友们?

胡小燕:他们有很多人还是在外面找工作,刚才他们两个的辩论我都看过了。

李小萌:小燕,我们先把一些情况通过你先了解一下,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农民朋友,他们现在每天怎么度过的,每天都是出门找工作吗?

胡小燕:他们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每天可以说是很勤奋的出去找工作,很想早一点找一份属于自己的岗位工作。

李小萌:他们有没有接下来的打算,比如说在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暂时还找不到的话,他们是去是留呢?

胡小燕:他们目前首先还是想尽量在这里找好一份工作,不管待遇方面,他们都没有强求,*好是找到一份属于自己的工作,找不到的情况下那就没办法。

李小萌:他们一定要坚持下来的理由是什么?

胡小燕:主要就是说他们在家里的就业机会少很多,在大城市里面就业机会就相对来说就宽松很多。

本站部分内容属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特此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

联盟网站:【粉末冶金商务网】 【硬质合金商务网】 【粉末冶金书库】 【粉末冶金网上展】 【注射成形网
CopyRight ©2007 杭州极点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杭州市下城区西文街水印康庭1幢西楼408   邮编:310004
服务热线:0571-85132819 85235193  传真:0571-85235193   客服QQ:496617775点击进行在线咨询   客服MSN: pmbiz1@hotmail.com
ICP证:浙B2-20100325

银行汇款会员服务广告服务关于我们

浙公网安备 33010302000025号

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充分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